旒扆

liú yǐ [ liu yi]
注音 ㄌ一ㄡˊ 一ˇ

词语释义

1.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 2.借称帝位。

词语解释

  1. 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

    唐 姚崇 《于知微碑》:“朝庭称叹,声闻旒扆。” 唐 张说 《姚崇神道碑铭》:“上惻旒扆,旁悲路衢。” 唐 陆龟蒙 《徐方平后闻赦因寄袭美》诗:“新春旒扆御翬轩,海内初传涣汗恩。”

  2. 借称帝位。

    《旧唐书·高宗纪论》:“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

引证解释

⒈ 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

唐姚崇《于知微碑》:“朝庭称叹,声闻旒扆。”
唐张说《姚崇神道碑铭》:“上惻旒扆,旁悲路衢。”
唐陆龟蒙《徐方平后闻赦因寄袭美》诗:“新春旒扆御翬轩,海内初传涣汗恩。”

⒉ 借称帝位。

《旧唐书·高宗纪论》:“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

旒扆的网络释义

旒扆

  • liú yǐ
  • 1.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 唐 姚崇 《于知微碑》:“朝庭称叹,声闻旒扆。” 唐 张说 《姚崇神道碑铭》:“上恻旒扆,旁悲路衢。” 唐 陆龟蒙 《徐方平后闻赦因寄袭美》诗:“新春旒扆御翬轩,海内初传涣汗恩。”
  • 2.借称帝位。《旧唐书·高宗纪论》:“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
  • 汉字详情

    liú [liu]
    部首: 409
    笔画: 13
    五笔: YTYQ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SOYU
    四角: 08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英文翻译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iu/lioulĭəu
    [yi]
    部首: 413
    笔画: 10
    五笔: YNYE
    仓颉: HSYHV
    四角: 30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一种屏风

    上排着九凤丹霞扆,八宝紫霓墩。——《西游记》

    (2) 又如:扆座(宫殿)

    英文翻译

    sc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ji2
    ◎ 客家话:[梅县腔] j3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 潮州话: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豈微開上聲開口三等qioix/iojʔĭ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