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灭

zú miè [ zu mie]
繁体 族滅
注音 ㄗㄨˊ ㄇ一ㄝˋ

词语释义

谓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词语解释

  1. 谓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至则族灭其豪 穰氏 之属, 河内 道不拾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説 又曰: 易之 以臣宗室,故託为党。然附 易之 ,有台辅之望;附 元忠 ,有族灭之势。”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三世为廷尉》:“ 雄 少时家贫,母葬之所封之地。不卜时日,巫言族灭,而 雄 子 訢 孙 恭 为廷尉。” 范文澜 《中国通史》绪言:“ 北魏 皇帝说 崔浩 谋叛,族灭 崔氏 ,并大杀士族,抑制了这个要求。”

引证解释

⒈ 谓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史记·酷吏列传》:“﹝义纵﹞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 河内道不拾遗。”
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説又曰:易之以臣宗室,故託为党。然附易之,有台辅之望;附元忠,有族灭之势。”
宋乐史《广卓异记·三世为廷尉》:“雄少时家贫,母葬之所封之地。不卜时日,巫言族灭,而雄子訢孙恭为廷尉。”
范文澜《中国通史》绪言:“北魏皇帝说崔浩谋叛,族灭崔氏,并大杀士族,抑制了这个要求。”

族灭的网络释义

族灭

  • 族灭是古代一个刑罚,是犯人犯了很大的罪如造反、投敌、或者严重贪污以及外戚擅权、政变未遂等要受的处罚,通常叫做株连九族,就是把犯人的直系旁系三代以内除孩童14岁以上的全部杀死,有时甚至连仆人也不放过。如商鞅被秦王车裂后族人被族灭,汉朝刘屈螯和李广利诬蔑太子事发后被族灭。清朝明史案,庄家全家300多口惨遭族灭,本来庄家有个15岁的少年,执法官可怜他,叫他少报1岁,他拒绝了,说:“父兄都含冤而死,我岂能独自苟活于世上?”于是引颈就戮。
  • 族灭造句

    他说:“我们坚决拥护国际社会做出的努力,将那些对达尔富尔种族灭绝和战争罪负责的人绳之以法。
    在上古时期,不管是妖族还是人族都对天狐族有窃视之心,这也是在上古时期,天狐族灭族的原因。
    令姜,像我这样的世家子,除非身死族灭,否则永不可能披发入山,做那闲云野鹤。
    古尘浮瘗,人亡族灭,羽翮已就,重生有芒。
    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他,和他的父亲以及父亲的父亲,直接或是间接地见证了,尤其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战争,暴力革命,以及种族灭绝。
    该国的戡乱战略以“赶尽杀绝”著称,委员会认定这归根结底是种族灭绝的暴行。
    但是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这些故事又会有所不同,不是残忍的种族灭绝和人类镇压的记录,而是更隐蔽下的对人的控制。
    不过,西方把华盛顿种族灭绝印第安文明是无偿送人滴,反而是我们的美狗死命的拒绝接受,像是接受了就要死它的娘老子一样。
    在赤县神州与百越毒州的战争之中,青鸟家族被族灭,仅仅留下了不谙世事的青鸟炽羽。
    今乃欲使吾辈远取宣城,吾辈何为随之族灭!岂若去逆效顺,转祸为福乎!
    战争,种族灭绝,死亡集中营,制造并投放原子炸弹,变态的基因改造实验……所有的这些男人都尝试过,因为他们对任何可行的东西都充满了兴趣。
    谢谢!夜黑风高全族灭热血男儿誓雪冤;奇才一晚开天眼,板砖防身会召唤;男儿不知为何事,出师未捷身先死;地狱无门去不成,未想夜叉结成交。
    这些人所到之处,必夷其豪,族灭豪猾之属,连坐奸豪之家,在某些郡县确实收到了“道不拾遗、无犬吠之盗”的效果。
    古尘浮瘗,人亡族灭,羽翮已就,重生有芒,慕墨说出你的心愿,我们可以帮你圆了它。
    遂使新垣族灭,信、越菹醢,见讥良史,谓之过刑。
    自古朝中权臣在内,抑或主上刚愎者,大将统兵在外,未闻有建尺寸之功耶!总兵身死族灭大祸近在眼前犹未知之,且听本汗细细道来。
    实力不济的部落如果建国,到时候缴纳不齐规定的贡赋,将会面临君主国的征讨,闹不好就是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且世人皆传李氏当应图谶,故李金才无罪,一朝族灭。

    汉字详情

    [zu]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SOOK
    四角: 08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a family clan, ethnic group,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木屋一入聲開口一等dzʰukzuk/dzuk
    miè [mie]
    部首: 414
    笔画: 5
    五笔: GOI
    五行:
    仓颉: MF
    四角: 10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威( 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4) 消失,隐没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6) 熄灭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8) 淹没

    过涉灭顶。——《易·大过》

    (9) 涂抹改动 。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英文翻译

    extinguish; wipe out,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t6
    ◎ 潮州话:mig8(mîk) [揭阳]mêg8 [潮阳]miag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