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以此大罪之外,诋诃万端,旁午构扇,便为敌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àng
动词
(1) (古通“傍”)
(2) 依傍;依附
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汉书·赵充国传》
(3) 又如:旁沿(依附沿袭);旁缘(依仗)
(4) 靠近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引渭穿渠起 长安,旁南山下,至 河三百余里。——《汉书》
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旁午(将近中午);旁车(靠近车子)
(6) 依照;仿效
扬雄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汉书》
(7) 通“谤”。诽谤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礼记·少仪》
(8) 另见
páng
形容词
(1)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2) 同本义
旁,溥也。——《说文》
旁,广也。——《广雅》
旁求俊彦。——《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
群后旁戾。——张衡《东京赋》
(3) 又
旁震八鄙。
陶冶大炉,旁薄群生。——《汉书·扬雄传》
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庄子·逍遥游》
杂能旁魄而无用。——《荀子·性恶》。注:“旁魄,广博也。”
(4) 又如:旁畅(广通博晓);旁行(广泛流传);旁收(广泛收罗);旁求(四处征求;广泛搜求);旁施(广施);旁开(广开);旁薄(旁礴、旁魄。广博;无际;广被充塞);旁罗(遍布);旁瞩(遍视);旁靡(普及);旁罗(遍及);旁雪(普遍洗雪);旁通(遍通)
(5) 横 。如:旁午(纵横交错);旁行(横写);旁行书(横写的文字);旁穿(横穿);旁师(横向学习);旁贯(横贯)
(6) 别的,其他的
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
(7) 又如:旁入(其他收入);旁言(他人的话);旁省(别的宫廷);旁推(由此及彼地推论);旁讼(诉讼涉及他人);旁寄(别有寄托);旁贷(谓推卸他人)
名词
(1) 旁边。古同“傍”
旁,犹边也,侧也。——《玉篇》
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露。——《墨子·节用中》
旁天子而立于堂上。——《逸周书·王会》
士旁三揖。——《礼记·丧大记》
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斫其正,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两旁(左右两边);旁首(旁边);旁训(正文旁边附注的释义或音读);旁生(旁边生长);旁立(在旁边侍立);旁仄(近侧;左右)
(3) 附近
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周髀算经》
(4) 又如:四旁(前后左右很近的地方);近旁(附近;旁边);旁民(附近之民);旁谷(附近的山谷);旁近;旁郡(附近的州郡);旁座(指邻座的人)
(5) 四面 。如:旁戾(从四方而至);旁射(犹四射);旁溢(向四面八方流去);旁午(四面八方;到处)
(6) 汉字的偏旁 。如:形旁,声旁
动词
(1) 辅助,辅佐
日有志极而无旁,终老独以离异兮。——《楚辞·屈原·九章》。注:“旁,辅也。”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ong2 [宝安腔] pong2 [客英字典] pong2 [陆丰腔] pong3 [东莞腔] pong2 [海陆丰腔] pong2 [客语拼音字汇] pong2 [沙头角腔] pong2 [台湾四县腔] p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傍 | 步光 | 並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bʰɑŋ | b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御马索)
(2) 同本义
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3) 地支的第七位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午曰敦羊。——《尔雅》
(5) 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
(6) 用以纪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左传》
(7) 用以纪时,即十一时至十三时;正午,白天十二时
午战于彼。——《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时已过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8) 又如:午枕(午睡);午牌(午时);午晌(晌午);午炮(正午的号炮);午火(正午烈日);午天(中午);午斋(中午的斋食);午暑(中午的暑气);午漏(午时滴漏);午际(午初);午上(中午前);午潮(正午的潮水);午茶(午饭后的茶水)
(9) 十二肖属马,因亦为马的代称 。如:午日三公(马)
(10) 干支逢五日午。亦特指五月初五 。如:端午;重午;午月(五月);午节(端五节)
(11)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为正南,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如:午上(南方的上空)
形容词
(1) 纵横相交
度尺而午。——《仪礼》。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
(2) 又如:午午(交错杂沓的样子);午道(纵横交贯的要道);午贯(十字形交叉贯穿);午割(交叉切割)
动词
(1)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2)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 潮州话:ngo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五 | 疑古 | 疑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ngox/nguu | ŋ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
)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2) 同本义
冓,交积材也。——《说文》
构,盖也。——《说文》
(3) 字亦作“搆”
大搆驾,兴宫室。——《淮南子·本经》
筑土构木。——《淮南子·泛论》
观其结构。——《鲁灵光殿赋》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构木(架木造物);构天(构造天地);构巢(构木为巢);构厦(营造大厦);构第(营造宅第)
(5) 构成,造成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楚尝与 秦构难,战于 汉中。——《史记·张仪列传》
(6) 又如:构难(结成怨仇);构怨(结怨);构愁(结怨,结仇)
(7) 招致,引起
相(视)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诗·小雅·四月》
吾闻秦楚构兵。——《孟子·告子》
(8) 又如:构乱(叛乱);构战(交战);构兵(交兵;交战);构祸(造成祸乱)
(9) 诬陷,陷害
宣姜与公子 朔构 急子。——《左传·桓公十六年》
(10) 又如:构害(谋害,陷害);构抉(搜寻捏造);构死(诬陷而死)
(11) 挑拨离间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2) 又如:构结(勾结串通);构扇(挑衅扇动);构间(挑拨离间);构合(从中挑拨,使彼此结成嫌隙)
(13) 连结,交合
秦楚之构而不离。——《战国策·秦策》
(14) 又如:构结(勾结);构精(男女交合);构云(连接云天);构致(聚集招致)
(15) 通“遘”。遭遇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诗·小雅·四月》
(16) 通“购”。悬赏,收买
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构之。——《墨子·号令》
(17) 又如:构赏(收买悬赏)
(18) 通“讲”(
)(19) 解释
是非辐凑,上不与构。——《韩非子·扬权》
(20) 和解
已乃知文侯以构于己,乃皆朝 魏。——《韩非子·说林下》
名词
(1) 房屋,屋宇,供人居住的木、砖瓦构筑物
近因顶有新构,遂称此为寺云。——《徐霞客游記》
(2) 业绩
顾临兆民,永怀先构。——《南齐书》
(3) 文艺作品 。如:佳构
(4) 通“篝”(
)。篝火夜于丛祠中构火。——《前汉纪.高祖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shān
动词
(1) 摇扇
吹,扇助也。——《方言十二》
艳妻扇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毛本作煽。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2) 又如:扇风(摇扇以生风);扇暍(传说周武王曾替中暑人扇风取凉);扇枕温衾(对父母老人极尽孝道之意)
(3) 以掌批面 。如:扇耳光;扇了几巴掌
(4) 施展
宋官御史,坐行赇免,居林下,大扇威虐。——《聊斋志异》
动词
(1) 煽动、鼓动
奸谄颇相扇构。——《晋书·谢安传》
(2) 又如:扇构(煽动众人借机迫害);扇诱(煽惑引诱);扇惑(煽动蛊惑);扇聚(煽动纠合)
(3) 振翼欲飞 。如:扇动(指鸟禽飞虫鼓翅);扇翅(振翅)
(4) 起,吹 。如:扇风(起风,鼓风)
(5) 宣扬;传播 。如:扇扬(宣扬,张扬);扇和(宣扬附和)
(6) 遮蔽 。如:叶死不扇(树叶枯死,不会遮阴)
(7) 泛指兴起、发生
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梁书》
(8) 扑打
忽有皂雕,飞起直来台上扇妲己。——《武王伐纣平话》
形容词
(1) 炽盛。通“煽”
阎妻骄扇,日以不臧。——《汉书·谷永传》
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梁书·谢举传论》
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北史》
(2) 另见
shàn
名词
(1)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说文》
乃修阖扇。——《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
(3) 又如:扇板(门板);扇扉(门扇);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4) 扇子
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方言五》。按,即菨也。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注:“屏也。”
有蒲葵扇五万。——《晋书·谢安传》
(5) 又如:芭蕉扇;羽毛扇;蒲扇;电扇;扇市(以出售扇子等夏季用品为主的市集);扇拂(拂除灰尘的扇子);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扇月(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6) 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也叫“障扇”或“掌扇” 。如:扇莨(
)(古仪仗中伞的曲盖);扇伞(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7) 毛巾、盖头之类织品
候扇举而清叫,野闻声而应媒。——《文选·潘岳·射雉赋》
量词
(1) 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一扇门;两扇窗
动词
(1) 遮蔽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生。——贾思勰《齐民要术》
(2) 用同“骟”。割去马的睾丸或卵巢 。如:扇马(阉割过的马)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5 [客英字典] shen5 [宝安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陆丰腔] shan5 [台湾四县腔] san5
◎ 潮州话:sin3(sìⁿ) , siang3(siàng) [潮州]siêng3(siè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羶 | 式連 | 書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ɕĭɛn | sj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