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菟

wū tú [ wu tu]
注音 ㄨ ㄊㄨˊ

词语释义

於菟 wūtú

(1) 古时楚国人对“虎”的称呼

tiger

词语解释

  1. 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 楚 人谓乳穀,谓虎於菟。” 陆德明 释文:“於,音乌。”《汉书·叙传上》作“於檡”, 颜师古 注:“檡,字或作‘菟’。”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胡为不喜为韵》:“何用知如此,文采似於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朱张》:“左右僕从皆佩於菟金符,为万户、千户。” 鲁迅 《答客诮》诗:“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引证解释

⒈ 虎的别称。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
陆德明释文:“於,音乌。”
《汉书·叙传上》作“於檡”, 颜师古注:“檡,字或作‘菟’。”
唐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胡为不喜为韵》:“何用知如此,文采似於菟。”
明陶宗仪《辍耕录·朱张》:“左右僕从皆佩於菟金符,为万户、千户。”
鲁迅《答客诮》诗:“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於菟的国语词典

春秋时楚人称虎为「於菟」。《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

於菟的网络释义

於菟

  • “於菟”是一古词,早在《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 《辞海》:“於菟,虎的别称”。 《辞源》中解释:今湖北省云梦县址古称於菟。与这一称谓有关的故事中讲述,楚国著名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是个私生子,被丢弃在云梦泽这一地方,被一只母虎抚育长大,其名谷於菟(ɡòu wū tú)谷,通“㝅”,哺乳。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谷於菟意思是“虎乳育的”。因而这地方被称为於菟。
  • 汉字详情

    wū,yū,yú [wu,yu,yu]
    部首: 409
    笔画: 8
    五笔: YWU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SOY
    四角: 08233

    详细解释

    表示感叹

    佥曰:“於! 鲧哉!”——《书·尧典》

    名词

    (1) “乌”的古字。乌鸦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穆天子传》

    (2) 另见

    (1) 名

    (2) 姓

    (3) 另见 wū;yú“于 2 ”

    英文翻译

    in, at, on; interjection ala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1 wu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沙头角腔] ji1 [客英字典] vu1 ji1 [陆丰腔] ji1 [东莞腔] ji1 [宝安腔] ji1 | wu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台湾四县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 潮州话:i1 [澄海]e1(ur) [潮阳]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央居平聲開口三等qio/ivʔĭo
    tù,tú [tu]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QKY
    五行:
    仓颉: TNAI
    四角: 44413

    详细解释

    (1) ——“於菟”( wūtú)∶古代楚人称虎为“於菟”。菟裘(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2) 另见

    名词

    (1) 菟丝。植物名。药草称“菟丝子”。蔓生,茎细长,缠络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红色。子可入药 。如:菟丘(即菟丝。俗称菟丝子)

    (2) 通“兔”

    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战国策·楚策》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楚辞·屈原·天问》

    楚王佩玦而逐菟。——《淮南子·汜论》

    (3) 又如:菟苑(即兔园。汉文帝儿子刘武(梁孝王)的园囿)

    (4) 另见

    英文翻译

    dodder; creeper

    方言集汇

    ◎ 粤语:to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5 [客英字典] tu5 tu3 [海陆丰腔] tu5 [梅县腔] tu5 [宝安腔] tu5 |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同都平聲開口一等dʰudo/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