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人在壮年时体力、精神正当旺盛。
《诗·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鬭。”《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鲁肃 不过。”
指壮年。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陛下年在方刚,圣虑未衰,愿还既误之封,析后族之势。”《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臣 香 年在方刚,适可驱使。”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 宾 齿方刚,其尚努力进德,为纲为纪,为楷为则,则吾将观於尔后。”
刚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他小孩子家也懂得这句话,可见我方刚不是瞎客气了。”
引证解释
⒈ 谓人在壮年时体力、精神正当旺盛。
引《诗·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鬭。”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禕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鲁肃不过。”
⒉ 指壮年。
引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陛下年在方刚,圣虑未衰,愿还既误之封,析后族之势。”
《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宾齿方刚,其尚努力进德,为纲为纪,为楷为则,则吾将观於尔后。”
⒊ 刚才。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他小孩子家也懂得这句话,可见我方刚不是瞎客气了。”
方刚的网络释义
方刚 (香港艺人)
方刚 (汉语词语)
方刚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义
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3)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4) 等同;相当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方,犹等也。”
今者,齐、 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战国策》
(5) 比拟
方丧三年。——《礼记·檀弓》。疏:“谓比方也。”
赞票骑亦方此意。——《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注:“比类也。”
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比诸大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方天(可与上天相比);方比(比较)
(7) 辨别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国语·楚语下》
(8) 占有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9) 通“放”(
)。依据;依托方天之休。——《左传·哀公十六年》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10) 通“仿”(
)。模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荀子·劝学》
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商君书·算地》
(11) 通“谤”(
)。指责别人的过失子贡方人。——《论语·宪问》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名词
(1) 竹木编成的筏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高亨注:“方,以筏渡;舟,以船渡。”
(2) 方形
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聊斋志异·促织》
一个个方面大耳。——《儒林外史》
(3) 又如:方巾(明朝书生戴的帽子);方裾(直衣襟);方员(即方圆。指物之形体);方舄(方口鞋。舄:夹底鞋)
(4) 方向;方位(方向位置) 。如:东方;四面八方;方客(四方宾客);方神(四方之神);方国(四邻之国)
(5) 地区;地方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方俗(地方风俗);方帅(地方军事长官);方贡(四方的土贡);方处(地方)
(7) 方面
(8) 相对于如走廊、河流或街道的中心或分界线而言的场所、空间或方向。如:右方;左方;四方
(9) 相反于或相比着另一方位观察的一个方位。如:双方平衡
(10) 交易、战斗或辩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双方均未获胜
(11) 指四面
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三国演义》
(12) 指四面,周围,四旁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3) 又指统辖一个方面的大员。如:方面大员(独当一面的大员)
(14) 规律;道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指学问。)——《庄子·秋水》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
(15) 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荀子·王霸》
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韩非子·六反》
(16) 合成药物的配方
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红楼梦》
(17) 又如:方诊(处方和诊察病情);方脉(医方和脉象);医方
(18) 一个数的n次乘方的简称 。如:二的四次方是十六
(19) 品类;类别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楚辞》
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礼记》
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淮南子》
(20) 大地 。如:方局(大地);方州,方舆(大地)
(21) 平方米的简称 。如:铺地板十五方
(22) 立方米的简称 。如:一方木材
(23) 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24) 方法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25) 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6) 方圆。指土地面积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27) 又
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
(28) 通“房”(
)(29) 植物种子的外皮
既方既阜,既坚既好。——《诗·小雅·大田》
(30) 住室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备城门》
(31) 姓
形容词
(1) 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方刚(方正刚直);方切(正直而恳切);方心(方正之心);方质(方正质朴)
(3) 通“旁”(
)。遍,广方施象刑惟明。——《书·益稷》
晋国之方,偏侯也。——《国语·晋语》。注:方,大也。
(4) 又如:方行(广泛施行)
副词
(1) 方才
(2) 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4) 又如:如梦方醒;方当(正当,正值)
(5)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守门卒方熟睡。——《资治通鉴·唐纪》
余方心动欲还。——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孙文《序》
(6) 又如:方殷(正当剧盛之时)
(7)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余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8) 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备城门》
(9) 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韩非子》
介词
(1) 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方其盛时必毁。——《素问》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 又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梅县腔] fong1 [陆丰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沙头角腔]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 潮州话:bang1(pang) , huang1(huang) , hng1(hng) , <姓>bung1(pu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1(p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房 | 符方 | 並 | 陽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bʰĭwaŋ | byang/bvang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2) 同本义
刚,坚也。——《增韵》
刚,彊断也。——《说文》
挢然刚折。——《荀子·臣道》
断之以刚。——《左传·昭公六年》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经·烝民》
(3) 又如:刚巨(坚硬锐利的爪);刚条(坚硬的树枝);刚木(木质坚硬的树木);刚土(硬土)
(4) 坚强
刚,强也。——《广韵》
柔弱胜刚强。——《老子》
刚而塞。——《书·皋谟》
吾未见刚者。——《论语·公冶长》
强者必刚斗其意。——《商君书·立本》
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韩非子·十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5) 又如:刚明(严明);刚绠(刚强正直);刚气儿(刚强的气质);刚傲(刚强傲岸);刚猛(刚强勇猛)
(6) 刚正,刚直方正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明史·海瑞传》
祭彤武节刚方,动用安重。——《后汉书·祭彤传》论
(7) 又如:刚特(刚正而不随流俗);刚峭(刚正严峻);刚亮(刚正信实);刚方(刚直方正)
(8) 倔强固执
性刚愎,好自用。——《金史·赤盏合喜传》
(9) 又如:刚戾(固执凶暴;不讲道理);刚褊(固执而气量狭小);刚求(强求);刚隘(刚愎褊急);刚狠(刚愎)
(10) 刚直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允性刚棱疾恶。——《后汉书·王允传》
(11) 又如:刚硬(刚直倔犟);刚棱(刚直而有锋芒);刚折(刚直不阿);刚切(刚直恳切)
(12) 年富力强,坚强有力 。如:刚捷(刚健敏捷);刚武(刚健勇武)
副词
(1) 表示行为、动作只及于某个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如:这山洞刚能容一人进去;刚强(偏偏,偏要)
(2) 表示事物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有“不多不少”的意思,相当于“恰好” 。如:水刚剩下一杯了
(3) 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宋· 苏轼《花影》
(4) 又如:战斗刚结束;刚然(刚,刚刚);刚子(刚只。刚刚,刚才)
(5) 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等相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着进行 。如:刚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