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气

duàn qì [duan qi]
繁体 斷氣
注音 ㄉㄨㄢˋ ㄑ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断气 duànqì

(1) 停止呼吸;死亡

expire;breathe one's last;die;slip one's breath

词语解释

  1. 使下决心。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延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

  2. 停止呼吸。

    《西游记》第七六回:“长官不要索。我晓得你这绳儿叫‘追命绳’,索上就要断气。”《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挨到晚上,﹝ 牛布衣 ﹞痰响了一阵,喘息一回,呜呼哀哉,断气身亡。”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二:“在 胡柳 临断气之前,还在自己的掌心画了一个‘杏’字。”

引证解释

⒈ 使下决心。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延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

⒉ 停止呼吸。

《西游记》第七六回:“长官不要索。我晓得你这绳儿叫‘追命绳’,索上就要断气。”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挨到晚上,﹝牛布衣﹞痰响了一阵,喘息一回,呜呼哀哉,断气身亡。”
欧阳山《柳暗花明》八二:“在胡柳临断气之前,还在自己的掌心画了一个‘杏’字。”

断气的国语词典

气绝身死。

断气的网络释义

断气

  • 断气,读作duàn qì,汉语词语,是指停止呼吸,比喻死亡。
  • 断气造句

    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商病殁,临终前嘱咐家人,断气以后马上拉到坟地,即时殡葬了事。
    东部城市瓦尔纳、布尔加斯和拉兹格勒因“断气”停暖。
    保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答:保持呼吸,不断气。保持年龄的秘诀是什么?答:每个儿童节都会对自己说一声六一快乐!愿同心永驻哦!
    我为何一出母胎没有立即死去?为何我一离母腹没有断气?
    小儿初生,因冒寒将断气的,勿断脐,急将棉絮烘热包裹,将胎衣烘热,用灯炷于脐下往来燎烤,暖气吸入腹内,气回自可苏醒。
    一时她也没有断气,反而四蹄乱蹬,仿佛在经历什么巨大的痛苦,口中咿咿哀鸣不已,眼角中流下两滴泪来。
    倏尔,只听到磅的一声脆响,他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上摔得粉碎,身体僵硬的倒在了下去,很快就断气了。
    小二眼看就要断气了,但他还是不肯表现出屈服的样子,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从茶馆后院传来,然后他们便看到了一个浓艳的女人。
    人,直到断气都把寻求那一丝光线当成最后的目标。远藤周作。
    见那老婆子断气,最开始挑起事端的那个小萼,难以置信的指着丁春秋道。
    华老头已经一息奄奄,危在旦夕,本来他应该立刻断气的,只是零度火焰除了能够止血以后还具有低微的治愈效果,他才得以存活一刻。
    其实,王铁这人早在他们赶来之前就已经断气,而且他早已被活阎罗开膛破肚,一丝一毫活命的机会都没有。
    病人直到断气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几乎都是保持清醒的,只有在长时间神志清晰的情况下间断性地短暂失去意识。最后丧失知觉陷入昏迷和休克,直至死亡。
    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气也松不得的;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他们还把莫斯扔到满是漂白液和消毒水的浴缸里浸泡,直到他断气为止!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饯,务在延气。
    不料被烤火吃山芋的日本兵看见,一枪击中,痛得在地上乱滚乱抓,附近地上的草都被他抓烂了,挣扎了一会儿,他就断气了。
    景秧今天忙得快断气,景宏大厦出的命案太惨烈。
    油荒蔓延,天然气保证也不会消停,气荒马上就到,工厂不能正常生产了,居民好梦难圆,那些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又到了断气之时,行路难绝对不是天方夜谭。
    男人杵着扁担问道,看到羊棚里已经断气的羊,气得是横眉竖眼的,这挨千刀的,到底是谁弄死了我家的羊,妈的,村里的羊都要给祸害光了。

    汉字详情

    duàn [duan]
    部首: 417
    笔画: 11
    五笔: ONRH
    五行:
    仓颉: VDHML
    四角: 227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如:断遗(处理;处分)

    副词

    (1) 绝对;一定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形容词

    (1) 残缺;片断 。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英文翻译

    sever, cut off; interrupt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6 tyu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n5 t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貫去聲合口一等tuɑntuanh/tuann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