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案

duàn àn [ duan an]
繁体 斷案
注音 ㄉㄨㄢˋ ㄢˋ

词语释义

断案 duàn àn

(1) 伦理学名词,三段论法中由前提推衍得出的结果

conclusion of a syllogism

词语解释

  1. 亦作“ 断桉 ”。审判诉讼案件。

    《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新民晚报》1984.10.6:“前后派了三名御史勘核,均未得出结论。 武则天 又委派善于断案的 张楚金 前往核办。”

  2. 论断;结论。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 孔 、佛以为 泰山 歟!” 梁启超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而多数果足为政治之鵠与否,更当就其国民自身之程度以求之,非可漫然下简单的断案也。” 郭沫若 《断断集·七请》:“我说的‘有了意识便无论什么都好’,正和一定要做口号标语诗的断案搭不上来。”

  3. 形式逻辑三段论法中的结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断桉”。

⒉ 审判诉讼案件。

《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新民晚报》1984.10.6:“前后派了三名御史勘核,均未得出结论。 武则天又委派善于断案的张楚金前往核办。”

⒊ 论断;结论。

明李贽《复邓石阳书》:“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孔 、佛以为泰山歟!”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而多数果足为政治之鵠与否,更当就其国民自身之程度以求之,非可漫然下简单的断案也。”
郭沫若《断断集·七请》:“我说的‘有了意识便无论什么都好’,正和一定要做口号标语诗的断案搭不上来。”

⒋ 形式逻辑三段论法中的结论。

断案的国语词典

判决案件。

断案的网络释义

断案

  • 断案,指审判诉讼案件。语出《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 断案造句

    法官断案一定要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枉法,偏袒一方。
    法官断案,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官员常用其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
    他是主任法医师、一级鉴定官、海南省司法界最具权威的法医之一,断案如神。
    连外国人都赞叹他的断案如神,将其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
    ”据尹哲导演介绍,在拍摄前,主演沈丹萍曾到顺义公安分局体验生活半个月,“靠指纹就可以找出一个人,可以判断案子的真实性。
    法官在断案时应明镜高悬,不受私欲和强权的左右。
    死后检其囊箧,有小册作蝇头字,记所阅凡十七官,每官皆疏其阴事,详载某时某地,某人与闻,某人旁睹,以及往来书札、谳断案牍,无一不备录。
    当时报纸所强烈要求的反垄断案最终未果,盖茨先生幸运地避免了公司的破产。
    杨家兄妹一看县衙不秉公断案,决定上告。
    她说,这样做可能被视为最高法院可以考虑的预先判断案件。
    此贼被识破,惊服!一件小案子,从中看出包拯断案的机智果断,也许他“善断狱讼”之名就是从这时流传开来。
    微软在试图传唤对手来反对欧盟反垄断案的道路上再次受到了阻力。
    毕竟,孤证不足以为例,特别是“微博、网聊”这种情绪性比较大的聊天记录,采信时必须预防仅依靠此来断案的教条主义倾向。
    瑞士数据保护委员会的官员已经表示,在市场中占据支配地位不足以作为反垄断案的理由;必须有证据显示一家公司正倚仗其地位来抑制竞争。
    之后,杨逢春断案如神的名声传遍乡里。
    欧盟针对微软的反垄断案看来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
    头脸乌黑,眉心悬个月牙儿,掌管阴阳两界,断案如神。
    已化作白无常的谢必安大声应道,他知道,崔钰已经两百多年没亲自开堂断案了,这次更是崔钰转世以来第一次断案,所以他也显得很庄重。
    说狄仁杰断案如神,其实狄仁杰的医术更神。

    汉字详情

    duàn [duan]
    部首: 417
    笔画: 11
    五笔: ONRH
    五行:
    仓颉: VDHML
    四角: 227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如:断遗(处理;处分)

    副词

    (1) 绝对;一定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形容词

    (1) 残缺;片断 。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英文翻译

    sever, cut off; interrupt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6 tyu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n5 t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貫去聲合口一等tuɑntuanh/tuann
    àn [a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PV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VD
    四角: 3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2) 同本义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鲍照《拟行路难》

    (3)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4) 无靠背的坐具

    师田,则张幕设案。(师田:出师或田猎。)——《周礼·天官》

    (5) 长方形的桌子

    案,几属。——《说文》

    权拔刀斫前奏案。——《三国志·周瑜传》

    庑下一人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妻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书案;伏案;条案,拍案(拍桌子)

    (7) 案件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红楼梦》

    (8) 又如:办案;破案;定案;结案;案由(案件的内容提要)

    (9)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陆机《答张士然》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10) 又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

    (11) 狱讼的案卷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2) 又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13) 又如:案记(卷宗文录);案检(案卷)

    (14) 按语。同“按”

    案:黄帝葬于桥山,犹曰君臣葬其衣冠。——《论衡·道虚》

    (15) 又如:加案

    动词

    (1) 按;用手向下压

    案灌夫项,令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考查,研求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论衡·问孔》

    (3) 又如:案举(考核并举荐);案事(考问事实);案首(查考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

    (4) 查办

    收案致法。——《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下有司案验。——《汉书·息夫躬传》

    (5) 又如:案坐,案治(查办);案验(审案定罪);案杀(查办处死)

    (6) 查讯、审问

    使长安丞案贤。——《汉书·赵尹韩张两传》

    (7) 又

    出有案问。

    (8) 又

    案之罪立具。

    (9) 又

    案验甚急。

    (10) 切

    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朕使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汉书·王嘉传》

    英文翻译

    table, bench; legal cas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3 on3
    ◎ 客家话:[梅县腔]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东莞腔] on5 [陆丰腔] on5 [客语拼音字汇] on4 [宝安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海陆丰腔] on5 [沙头角腔] 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旰去聲開口一等qanh/annʔ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