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奏
词语释义
断奏
(1) 不连贯的,不连接的演奏方式(如乐器的演奏)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taccato] 不连贯的,不连接的演奏方式(如乐器的演奏) 断奏(staccato)又称断音弹奏法,是钢琴重要的基本弹奏方法之一。获得合理科学的弹奏方法,实质是学习掌握一种弹奏技术。断奏是其他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断奏的弹法练习,可以分为四个动作过程,即:(1)把手型摆好;(2)手臂自然提起;(3)手臂自然下落;(4)指端肌肉垫着力触键。这四个动作过程是一个自然连贯的有机整体。这种每个音之间都断开的弹奏方法即称为断奏。
断奏的网络释义
断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如:断遗(处理;处分)
副词
(1) 绝对;一定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形容词
(1) 残缺;片断 。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n5 t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鍛 | 丁貫 | 端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tuɑn | tuanh/tuan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
),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 ),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2) 同本义
奏,进也。——《说文》
敷奏以言。——《虞书》
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书·益稷》
相如奉璧奏 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论衡·逢遇》
燕姬奏妙舞, 郑女发清歌。——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
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奏舞(行舞,献舞);奏歌(行歌,献歌)
(4) 特指向帝王进言或上书
上书谓之奏。——《论衡·对作》
奏平彻以闲雅。——陆机《文赋》。注:“奏以陈情叙事。”
奏对称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奏书(上奏于天子的文书);奏牍(古时臣子上奏君上的书牍);奏参(向皇上奏章弹劾);奏事(臣下上书给天子论事);奏劾(上章弹劾);奏明(奏陈明白)
(6) 演奏,吹奏
奏而食。——《礼记·玉藻》
要其节奏。——《礼记·乐记》
皆奏鸣凤。——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迨半奏。
辍其技不奏。
更奏鸣凤。
含愁更秦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唐· 卢仝《有所思》
(7) 又如:奏公(从事演奏);奏阕(乐曲演奏终了);奏假(演奏升堂之乐);奏庸(击钟);奏曲(演奏乐曲)
(8) 取得;产生
各奏汝功。——唐· 韩愈《平淮西碑》
(9) 又如: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奏凯(胜利)
(10) 进(刀)
奏刀騞然。——《庄子·养生主》
名词
(1) 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在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后汉书·赵充国传》
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2) 又如:奏稿(奏章的草稿);奏札(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奏案(批阅奏本的几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eu5 [陆丰腔] zeu5 [客英字典] zeu5 [东莞腔] zeu5 [客语拼音字汇] zeu4 [海陆丰腔] zeu5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zeu5 [宝安腔] ziu5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奏 | 則候 | 精 | 侯 | 去聲 | 宥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tsəu | cuh/z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