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

fǔ jīn [fu jin]
注音 ㄈㄨˇ ㄐ一ㄣ

词语释义

斧斤 fǔjīn

(1) 各种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苏轼《石钟山记》
ax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斧釿”。

⒉ 泛指各种斧子。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北齐刘昼《新论·言苑》:“倕无斧釿,不能善斵。”
唐杜甫《枯棕》诗:“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不需梁柱之材,故斧斤不至。”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然而又未尝闻斧斤之声而有丝毫转侧。”
《宋史·剧可久传》:“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

⒊ 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明李东阳《桂岩书院为戴给事铣题》诗:“妙质归陶冶,良材谢斧斤。”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七:“大巧谢雕琢,神运非斧斤。”

斧斤的国语词典

斤,刀。斧斤指刀斧。

斧斤的网络释义

斧斤

  • 斧斤,亦作“ 斧釿 ”。汉语词汇。
  • 拼音:fǔ jīn
  • 释义: 1、泛指各种斧子。 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 斧斤造句

    其成之也,始之以规矩绳墨,继之以斧斤锥凿,终之以磋磨文饰。
    “枳敢言材,能免斧斤终是福;园何必大,不分畛域自然宽。
    孔子要求人们要“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说“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兽无虎狼,鸟无鸱枭,草无毒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
    薮泽山林,毓材是出,斧斤之用,比屋所资。

    汉字详情

    [fu]
    部首: 417
    笔画: 8
    五笔: WQRJ
    五行:
    仓颉: CKHML
    四角: 80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 同本义

    斧,斫也。——《说文》

    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

    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

    (4)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斧谓之黼。——《尔雅·释器》

    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

    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

    负斧扆。——《文选·张衡·东京赋》

    (5) 又如:斧藻

    动词

    (1) 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公怒,斧其门。——《聊斋志异》

    (2) 又如:斧木

    (3) 删改;修饰 。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英文翻译

    axe, hatchet; chop, hew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梅县腔] bu3 [沙头角腔] bu3 [客英字典] bu3 [海陆丰腔] bu3 [东莞腔] bu1 fu3 [陆丰腔] bu3 [客语拼音字汇] bu3 [台湾四县腔] bu3 [宝安腔] b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ĭupyox/piuu
    jīn [jin]
    部首: 417
    笔画: 4
    五笔: RTTH
    五行:
    仓颉: HML
    四角: 72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2) 同本义 。一般用以砍木,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今,斫木斧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于是乎丌釿锯制焉。以釿为之。——《庄子·在宥》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斤斧(斧头);斤墨(斧头与墨斗);斤凿(斧头与凿子)

    (4)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恶金以铸锄、夷、斤…——《国语》

    动词

    (1) 砍削,砍杀

    不斤不斧。——皮日休《河桥赋》

    横斤山木。——《南史·宋测传》

    (2) 又如:斤削(砍削);斤迹(斧头削砍的痕迹);斤械(用斧砍削)。又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如:斤正(斤斧,斤削。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3) 过分计较 。如:斤斤较量(在琐碎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量词

    (1) 也作“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十六两为一斤。——《汉书·律历志》

    四十斤金椎。——《史记·魏公子列传》

    千余斤。——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四五十斤。——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肉二斤。——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斤两(计算重量的单位);斤重(重量)

    英文翻译

    a catty (approximately 500 g); an axe; keen, shrewd; KangXi radical number 69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东莞腔]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沙头角腔] gin1 [客英字典]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ionkĭ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