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珠

liào zhū [ liao zhu]
注音 ㄌ一ㄠˋ ㄓㄨ

词语释义

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的珠子。

词语解释

  1. 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的珠子。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紈縠薄若空,玻瓈透无滓。料珠与明角,一一出新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谁知身上佩带的檳榔荷包上一颗料珠儿,夹在门缝里,那门便关不上。”

引证解释

⒈ 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的珠子。

清赵翼《新春小集》诗:“紈縠薄若空,玻瓈透无滓。料珠与明角,一一出新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〇回:“谁知身上佩带的檳榔荷包上一颗料珠儿,夹在门缝里,那门便关不上。”

料珠的网络释义

料珠

  • 料珠是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的珠子。光泽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出现。
  • 汉字详情

    liào [liao]
    部首: 407
    笔画: 10
    五笔: O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YJ
    四角: 9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 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3)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4)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阳侯列传》

    (5) 又如:料知(犹估计);料来(估计;料想);料量(估计,测度);料道(估计到,预料);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料敌(估量、判断敌情);料知(料想到);料然(料想);料莫(想来);料猜(猜测);料世(揣度时势)

    (6) 选择,挑选

    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7) 又如:料人(选择人才);料取(选取);料选(挑选;拣选);料择(选择);料拣(选择,拣择)

    (8) 安排,料理;管理

    料,理也。——《玉篇》

    比当料理。——《晋书·王徽之传》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晋书·周顗传》

    料检太祖巾箱。——《宋书·王僧绰传》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

    (9) 又如:料持(料理,安排;对付,收拾);料吏(指管理胥吏);料度机宜(料理事务);料实(清点,查实);料检(犹查点;清理);如:料视(照料);料高(看守;登高守望。是一种苦役)

    (10) 小看

    常言“海水不可斗量”,你休料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11) 丢,撂

    我何不把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醒世恒言》

    (12) 敌,对付

    问众官:“你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官优有禄料。——白居易《咏所乐》

    (2) 又如:料食(犹俸禄);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3) 材料;原料 。如:料子服(指毛料制成的衣服);料壶(料质的壶)

    (4) 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每月但(只)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水浒传》

    (5) 又如:马料;饮料;肥料;草料;料袋(盛装牲口草料的口袋);料谷(饲养牲口的谷物);料槽(放置牲口食料的食槽)

    (6) 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 。如:料丝(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料货(各种料制器物的总称)

    量词

    宗,番

    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水浒传》

    英文翻译

    consider, conjecture; materials, ingredi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liu2 liu6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陆丰腔] liau6 [客语拼音字汇] liau4 [海陆丰腔] liau6 [客英字典] liau5 [沙头角腔] liau5 [东莞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5 [宝安腔] l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落蕭平聲開口四等lieuleu
    zhū [zhu]
    部首: 436
    笔画: 10
    五笔: GR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HJD
    四角: 15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2) 同本义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

    所货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庾信《小园赋》

    (8) 又如:珠椟(盛放珠宝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弹丸);珠箔(用珠子缀成的帘子)

    (9) ∶形容事物的华美、光泽

    珠林余露气,乳宝滴香泉。——陈吉疾《忆山中诗》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树林);珠泽(比喻文彩荟萃之处)

    (11)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如:珠履;珠帘

    (12)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又如:泪珠;汗珠;露珠

    英文翻译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arl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宝安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沙头角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陆丰腔] zhu1 [梅县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章俱平聲合口三等cjyo/tjutɕ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