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敲竹槓
注音 ㄑ一ㄠ ㄓㄨ ㄍ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敲竹杠 qiāo zhúgàng

(1) 利用别人的短处或不利地位,从中渔利

布置得花花绿绿的小客栈,房客明明知道到那里就要被敲竹杠
fleece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成语用法

敲竹杠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见“敲竹槓”。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兄弟敲竹槓,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槓不成?”
亦作“敲竹杠”。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木刻纪程》是用原木版印的,因为版面不平,被印刷厂大敲竹杠,上当不浅。”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这样的三间破房子,一个月要四十块钱的房租。打仗以前,连四块钱都没有人要,简直是硬敲竹杠!”

敲竹杠的国语词典

借端勒索财物,或抬高价钱。

敲竹杠的网络释义

敲竹杠

  • 敲竹杠指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找借口来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出自《官场现形记》第17回。
  • 敲竹杠的翻译

    日语: 高値(たかね)をふっかける,金品(きんぴん)を詐欺する
    俄语: вымогáть <обирáть>

    敲竹杠造句

    遯翁笑道:她父亲在报馆里做事,报馆里的人会敲竹杠,应当有钱罢,呵呵!
    这笔生意听起来好像有点敲竹杠,我不想做这笔买卖.
    要是你们想拿这件事来敲竹杠,我自然也没办法.
    我的瑞士籍亲戚说,这些服务员都很老实,不会乱敲竹杠的。
    一杯咖啡要二英镑,真是敲竹杠.
    旅游业中有句话:所有的游客都会被敲竹杠.
    “这是下流的敲竹杠的企图,”匹克威克先生说。
    他的一个同事知道了他坐过牢,就向他敲竹杠.
    他们修理烤箱要000元.简直是敲竹杠.
    两个叁明治要叁镑?简直是敲竹杠!
    一个鸡蛋要两块钱!你这不是明显是敲竹杠嘛!
    真是敲竹杠,你本不该付那么多钱的.
    要是你们想拿这件事来敲竹杠,我自然也没办法。
    旅游业中有句话所有的游客都会被敲竹杠。
    这个现政府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当消费者和公司企业在被敲竹杠的时候,他们却在那里得意洋洋地大捞一把。
    我们将阻止这些敲竹杠的行为,约束肆无忌惮的放贷人,并帮助你们实现家庭未来财务状况的安全。
    那可是不定一家漫天要价、大敲竹杠的商店啊!
    业内安全专家万仁国称,“敲竹杠”木马变种主要伪装为密码破解器等诱惑性资源,利用群聊天共享文件大规模传播。
    这笔生意听起来好像有点敲竹杠,我不想做这笔买卖。
    一杯咖啡要二英镑,真是敲竹杠。

    汉字详情

    qiāo [qiao]
    部首: 424
    笔画: 14
    五笔: YMKC
    五行:
    仓颉: YBYE
    四角: 01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高声。攴, ,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2) 同本义 ?

    敲,击头也。——《说文》

    夺之杖以敲之。——《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

    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吕氏春秋·当务》

    僧敲月下门。——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欲着敲字。

    作推敲之势。

    作敲字佳矣。

    敲剥天下。——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敲扑(拷打);敲丝(银子。古时银锭上面都敲有圆纹,故称);敲枰(下棋);敲翻(打断)

    (4) 推敲 。如:敲一敲实(摸底;探虚实);敲句(推敲语句);敲吟(推敲吟诵诗句);敲推(推敲);敲磕(推敲,琢磨);敲诗(推敲诗句)

    (5) 敲诈 。如:敲削(敲剥。敲诈剥削);敲磕(敲诈);敲磨(犹敲剥);敲镘儿(敲诈钱财)

    名词

    短杖式的刑具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strike, beat, pound, hammer; rap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au5 kau1 [客语拼音字汇] kau4 [陆丰腔] kau1 [客英字典] kau1 [海陆丰腔] kau5 kau1 [梅县腔] kau5 kau1 kiau1 [东莞腔] kau5 [宝安腔] k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口交平聲開口二等khrau/qeaukʰau
    zhú [zhu]
    部首: 624
    笔画: 6
    五笔: TT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
    四角: 88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張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ţĭuktriuk/tiuk
    gàng,gāng [gang]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41912

    详细解释

    gāng

    名词

    (1) (形声。从木,工声。( gāng)本义:床前横木)

    (2) 同本义

    床,其杠,北燕、 朝鲜之间谓之树,自 关而西, 秦 晋之间谓之杠。——《方言》

    杠,床前横木也。——《说文》

    (3) 指旗杆

    素锦绸杠。——《尔雅·释天》

    (4) 比较小的桥 。如:石杠(石桥);杠彴(泛指桥);杠梁(桥梁)

    (5) 另见 gàng

    gàng

    名词

    (1) 抬重物的粗棍。亦指门闩 。如:木杠;铁杠;门杠;杠房头(杠房的把头);杠架(抬尸体用的床)

    (2) 锻炼身体用的一种器械 。如:高低杠;杠铃;双杠;单杠

    (3) 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 。如:书上画了好多杠杠;在稿子上扛了许多杠子

    (4) 机床上带螺纹的棍状零件 。如:丝杠

    动词

    (1) 把不通的文字、错字或多余的字用直线划去或标出 。如:他把作文中的许多词句都杠掉了

    (2) 在布、皮或石头上磨擦使锋利些 。如:把刀或剃刀杠一下;杠刀

    (3) 专横自是,好与人争 。如:好抬杠;他又跟人杠上了

    (4) 另见 gāng

    英文翻译

    lever, pole, crowbar; sharpen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gong3
    ◎ 客家话:[梅县腔] gong5 [台湾四县腔] gong5 gong1 [东莞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gong5 [客英字典] gong1 gong5 [海陆丰腔] gong5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4
    ◎ 潮州话:gong3(kòng) gang3(kà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雙平聲開口二等krung/keongkɔ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