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搒

qiāo péng [ qiao peng]
注音 ㄑ一ㄠ ㄆㄥˊ

词语释义

1.亦作"敲榜"。 2.笞打。 3.指刑杖。

词语解释

  1. 亦作“ 敲榜 ”。笞打。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姦偷。” 清 姚世钰 《吴兴太守行》:“民实畏官府,民岂甘敲搒。”

  2. 指刑杖。

    宋 苏轼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搒间。” 宋 苏辙 《送李钧郎中》诗:“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敲榜”。

⒉ 笞打。

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姦偷。”
清姚世钰《吴兴太守行》:“民实畏官府,民岂甘敲搒。”

⒊ 指刑杖。

宋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搒间。”
宋苏辙《送李钧郎中》诗:“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敲搒的网络释义

敲搒

  • 敲搒,是汉语词汇,读音是qiāo péng,意思是笞打、刑杖。
  • 汉字详情

    qiāo [qiao]
    部首: 424
    笔画: 14
    五笔: YMKC
    五行:
    仓颉: YBYE
    四角: 01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高声。攴, ,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2) 同本义 ?

    敲,击头也。——《说文》

    夺之杖以敲之。——《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

    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吕氏春秋·当务》

    僧敲月下门。——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欲着敲字。

    作推敲之势。

    作敲字佳矣。

    敲剥天下。——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敲扑(拷打);敲丝(银子。古时银锭上面都敲有圆纹,故称);敲枰(下棋);敲翻(打断)

    (4) 推敲 。如:敲一敲实(摸底;探虚实);敲句(推敲语句);敲吟(推敲吟诵诗句);敲推(推敲);敲磕(推敲,琢磨);敲诗(推敲诗句)

    (5) 敲诈 。如:敲削(敲剥。敲诈剥削);敲磕(敲诈);敲磨(犹敲剥);敲镘儿(敲诈钱财)

    名词

    短杖式的刑具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strike, beat, pound, hammer; rap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au5 kau1 [客语拼音字汇] kau4 [陆丰腔] kau1 [客英字典] kau1 [海陆丰腔] kau5 kau1 [梅县腔] kau5 kau1 kiau1 [东莞腔] kau5 [宝安腔] k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口交平聲開口二等khrau/qeaukʰau
    bàng,péng [bang,peng]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UPY
    五行:
    仓颉: QYBS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bàng

    动词

    (1) 同“榜”。摇橹使船前进,划船 。如:搒人(摇船的人)

    (2) 行船中途停靠

    (3) 另见 péng

    其它字义


    péng

    动词

    (1) 掩,敛藏

    搒,掩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搒,掩也。敛藏之意。”

    (2) 触;碰

    逗翳翅相筑,摆幽尾交搒。——唐· 韩愈《城南联句》

    (3)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搒,击也。——《广雅》

    搒,笞打。——《广雅》

    昼夜搒讯。——《明史·海瑞传》

    (4) 又如:搒掠(笞击拷问)

    (5) 另见 bàng

    动词

    (1) 掩,敛藏

    搒,掩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搒,掩也。敛藏之意。”

    (2) 触;碰

    逗翳翅相筑,摆幽尾交搒。——唐· 韩愈《城南联句》

    (3)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搒,击也。——《广雅》

    搒,笞打。——《广雅》

    昼夜搒讯。——《明史·海瑞传》

    (4) 又如:搒掠(笞击拷问)

    (5) 另见 bàng

    英文翻译

    pole; beat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1 po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ong3 [陆丰腔] bang1 [海陆丰腔] bong3 pong1 [台湾四县腔] bong3 p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brang/beangbʰ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