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肃

dūn sù [ dun su]
繁体 敦肅
注音 ㄉㄨㄣ ㄙㄨˋ

词语释义

温厚敬诚。

词语解释

  1. 温厚敬诚。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主于駙马,大义敦肃。不恃俔天之贵,每极家人之礼。”

引证解释

⒈ 温厚敬诚。

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主于駙马,大义敦肃。不恃俔天之贵,每极家人之礼。”

敦肃的网络释义

敦肃

  • 敦肃,是清朝雍正皇帝赐给年皇贵妃的谥号,史称 “敦肃皇贵妃”。
  • 汉字详情

    dūn,duì [dun,dui]
    部首: 425
    笔画: 12
    五笔: YB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DOK
    四角: 08440

    详细解释

    duì

    名词

    (1) 古代食器 。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有虞氏之两敦。——《礼记·明堂位》

    (2) 另见 dūn

    dūn

    形容词

    (1)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2)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

    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韩非子·难言》

    乐者敦和。——《礼记·乐记》

    乃夫敦乐而无忧。——《礼记·乐记》

    敦外亲。——《汉书·鲍宣传》

    (3)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巩固);敦笃(敦厚笃实);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笃实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4) 厚实

    使虞敦匠。——《孟子·公孙丑下》。注:“敦匠,厚作棺也。”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尔雅·释丘》

    (5) 又如:敦实的身材;敦丘(一层的小山丘);敦崇(结实高大);敦然(粗厚结实);敦密(厚实密致);敦敦实实(身体壮实)

    (6) 勤勉,专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务

    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荀子·荣辱》

    (7) 又如:敦习(敦学。勤勉学习);敦敦(孜孜不息);敦比(孜孜不息地工作)

    (8) 友谊深厚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9) 又如:敦故(敦旧。亲厚故旧);敦序(亲睦和顺);敦伦(夫妻间的性生活)

    (10) 丰富,丰厚

    敦厐纯固于是乎成。——《国语·周语上》

    民生敦厐。——《左传·成公十六年》

    (11) 又如:敦物(丰富的物产);敦庞(丰厚富足;同“敦厐”)

    动词

    (1) 督促;管理

    使虞敦匠事。——《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敦逼(催促逼迫);敦率(遵守,恪守);敦比(治理;办理);敦世厉俗(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

    (3) 劝导并勉励

    敦众神使式道兮。——《汉书·扬雄传》

    (4) 又如:敦晓(劝勉开导);敦诱(劝勉诱导);敦教(勉励教诲)

    (5) 注重 。如:敦教(注重礼教);敦友(重视友情)

    (6) 推崇,崇尚 。如:敦乐(崇尚音乐);敦奖(推崇褒扬);敦礼(尊崇礼教);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7) 另见 duì

    英文翻译

    esteem; honest, candid, sincer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1 deoi6 deo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un1 [宝安腔] dun1 [客英字典] dun1 [东莞腔] dun1 [梅县腔] dun1 [台湾四县腔] dun1 doi5 [陆丰腔] dun1 [海陆丰腔] dun1 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回平聲合口一等tuai/tuoituɒi
    [su]
    部首: 455
    笔画: 8
    五笔: VIJ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LFL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

    (2) 同本义

    肃,持事振敬也。——《训文》

    忠肃共懿。——《左传·文公十八年》

    肃肃在庙。——《诗·大雅·思齐》

    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

    宽肃宣惠。——《国语·周语》

    貌之不恭,是谓不肃。——《汉书·五行志》

    入掖庭为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后汉书·邓皇后传》

    (3) 又如:肃敬(恭恭敬敬);肃迓(恭迎);肃奉(恭敬地接受或遵奉);肃括(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有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肃修(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肃如(恭敬的样子);肃服(恭敬顺服);肃然(恭敬的样子);肃肃(恭敬的样子)

    (4) 庄重;严肃

    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晏室独处,曾(参) 史(鳅) 之所僈也。——《韩非子·难三》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肃命(严肃命令);肃括(仪容严正而有礼法);肃容(严肃的仪容);肃陈(陈列严整);肃戒(严肃地告诫或警戒);肃坐(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6) 清静;安静

    出紫宫之肃肃兮,集 大微之阆阆。——《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

    (7) 又如:肃肃(清寂,幽静);肃烈(肃穆威烈);肃森(阴森的样子);肃听(静听。含恭敬意)

    (8) 严峻;严格 。如:肃心(上进之心;行正道之心);肃遏(严加禁止);肃然(畏惧的样子)

    (9) 峻急。十万火急的

    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礼记》

    (10) 敏捷。通“速”

    肃肃宵片,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诗·召南·小星》

    (11) 又如:肃给(敏捷);肃肃(迅速的样子)

    动词

    (1) 揖拜。拜礼之一。即揖。今妇人行礼称端肃,朋友通函称肃启、谨肃,本此

    敢告不宁君命之辱,为事之故,敢肃会者。——《左传·成公十六年》

    (2) 又如:肃拜(古九拜之一。即揖。身体直立,容貌严肃,微下手以拜);肃揖(肃拜。直立作揖);肃香(供香)

    (3) 恭敬地引进

    主人肃客而入。——《礼·曲礼》

    (4) 又如:肃客(迎进客人)

    (5) 衰落,萎缩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吕氏春秋·季春纪》

    (6) 又如:肃物(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肃气(肃杀之气);肃景(秋景。秋气肃杀,故称)

    (7) 清除;平靖;肃清

    师不踰时,梁益肃清。——《文选·孙誓·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8) 又如:肃菁(肃清。削平寇乱);肃靖(清扫;平定);肃齐(安靖整饬);有反必肃

    (9) 整饬;整肃

    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0) 又如:肃正(整饬,使端正);肃衣(整衣);肃治(整顿治理)

    (11) 儆戒 。如:肃省(整肃自省);肃慄(戒畏自警)

    英文翻译

    pay respects; reverently

    方言集汇

    ◎ 粤语:su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