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dūn huáng [ dun huang]
注音 ㄉㄨㄣ ㄏㄨ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

县名。在甘肃省

词语解释

  1. 古代郡名。治所在今 甘肃省 敦煌县 。

    西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置, 北魏 改为 敦煌镇 ,后复改郡。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改置 西沙州 , 贞观 七年(公元633年)又改 沙州 , 天宝 元年(公元742年)仍改 敦煌郡 ,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又改 沙州 。

  2. 县名。在 甘肃省 。

    西汉 置。 十六国 前凉 建都于此, 北周 改名 鸣沙县 , 隋 大业 初复名, 唐 末废。 清 乾隆 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 中亚 和 欧洲 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 莫高窟 (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 鸣沙山 、 月牙泉 名胜;城西北有 玉门关 ,西南有 阳关 遗址。1987年改设 敦煌市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 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⒉ 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 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 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 唐末废。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 (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鸣沙山、月牙泉名胜;城西北有玉门关,西南有阳关遗址。1987年改设敦煌市。

敦煌的国语词典

地名。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我国古代的丝绸经此西运,是丝路上的重要据点。今甘新铁路经此,地位重要。

敦煌的网络释义

敦煌 (甘肃省酒泉市代管县级市)

  • 敦煌市,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
  • 截至2016年,敦煌市下辖辖9个镇,总人口18.94万人。实现生产总值106.40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14.59亿元,二产增加值27.06亿元,三产增加值64.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71:25.43:60.8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3987元。
  •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敦煌的翻译

    英语: Dunhuang county level city in Jiuquan
    德语: Dunhuang (Eig, Geo)​
    法语: Dunhuang

    敦煌造句

    我认为敦煌壁画代表了地道的中国绘画精神,除了部分显然受印度艺术影响之外,那些描绘日常生活片段的画,确实不同凡响,创作中别出心裁,观察精神的入微,手法大胆脱俗,而这些画都是由一代又一代不知名的画家给成为的
    白君近治敦煌之学,斐然成章,已见诸报端。
    敦煌石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敦煌壁画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上的飞天,有的吹箫奏乐,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臂跨花篮,将幸福的花儿洒向人间。
    白马堂告诉了他一个惊喜的消息,他有个孪生兄弟,长得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于是你以流犯的身份被送到了敦煌。
    当今,敦煌学的研究正朝更加深入和广阔的领域发展。
    它位于甘肃酒泉敦煌的附近,横穿青藏高原流经库木塔格沙漠的疏勒河的北面。
    印度阿近他窟,我国敦煌石室,日本法隆寺金堂等之壁画,均系类似手法。
    敦煌文书所谓“四缘红番锦伍色鸟”,则指都兰吐蕃墓出土的一种“联珠对鸟纹五色锦”。
    最后,作为临别的最后一句话,你要记好,那是你爷爷留下来的话语:比鬼神更可怕的东西,是人心。——你的三叔于敦煌。南派三叔。
    屹立于茫茫隔壁之上千年之久的敦煌石窟艺术,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古老的东方仙画———宝梵壁画现存于蓬溪县宝梵寺内,被称为可与敦煌壁画媲美的艺术瑰宝。
    当然,李广杏、鸣山大枣、敦煌锁阳等特产回去送朋友则是不错的选择。
    他还积极为敦煌旅游景点和市区门面作诗撰联,通过挂匾刻石,烘托文化氛围。
    人们还在敦煌石窟发现这样一个秘密。
    如果敦煌是一个壁画宫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宏大的泥塑艺术陈列馆。
    敦煌的画师们将唐代宫廷舞蹈场面永远留在了莫高窟洞壁上,曾经盛极一时的胡旋舞在这里延续着昔日的风光。
    保护敦煌石窟,必须先从掌握周围自然环境入手。

    汉字详情

    dūn,duì [dun,dui]
    部首: 425
    笔画: 12
    五笔: YB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DOK
    四角: 08440

    详细解释

    duì

    名词

    (1) 古代食器 。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有虞氏之两敦。——《礼记·明堂位》

    (2) 另见 dūn

    dūn

    形容词

    (1)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2)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

    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韩非子·难言》

    乐者敦和。——《礼记·乐记》

    乃夫敦乐而无忧。——《礼记·乐记》

    敦外亲。——《汉书·鲍宣传》

    (3)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巩固);敦笃(敦厚笃实);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笃实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4) 厚实

    使虞敦匠。——《孟子·公孙丑下》。注:“敦匠,厚作棺也。”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尔雅·释丘》

    (5) 又如:敦实的身材;敦丘(一层的小山丘);敦崇(结实高大);敦然(粗厚结实);敦密(厚实密致);敦敦实实(身体壮实)

    (6) 勤勉,专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务

    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荀子·荣辱》

    (7) 又如:敦习(敦学。勤勉学习);敦敦(孜孜不息);敦比(孜孜不息地工作)

    (8) 友谊深厚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9) 又如:敦故(敦旧。亲厚故旧);敦序(亲睦和顺);敦伦(夫妻间的性生活)

    (10) 丰富,丰厚

    敦厐纯固于是乎成。——《国语·周语上》

    民生敦厐。——《左传·成公十六年》

    (11) 又如:敦物(丰富的物产);敦庞(丰厚富足;同“敦厐”)

    动词

    (1) 督促;管理

    使虞敦匠事。——《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敦逼(催促逼迫);敦率(遵守,恪守);敦比(治理;办理);敦世厉俗(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

    (3) 劝导并勉励

    敦众神使式道兮。——《汉书·扬雄传》

    (4) 又如:敦晓(劝勉开导);敦诱(劝勉诱导);敦教(勉励教诲)

    (5) 注重 。如:敦教(注重礼教);敦友(重视友情)

    (6) 推崇,崇尚 。如:敦乐(崇尚音乐);敦奖(推崇褒扬);敦礼(尊崇礼教);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7) 另见 duì

    英文翻译

    esteem; honest, candid, sincer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1 deoi6 deo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un1 [宝安腔] dun1 [客英字典] dun1 [东莞腔] dun1 [梅县腔] dun1 [台湾四县腔] dun1 doi5 [陆丰腔] dun1 [海陆丰腔] dun1 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回平聲合口一等tuai/tuoituɒi
    huáng [huang]
    部首: 414
    笔画: 13
    五笔: OR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HAG
    四角: 968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皇声。“皇”亦兼表字义。本义:光明;光亮)

    (2) 同本义

    煌,煌煇也。——《说文》

    煌,光也。——《苍颉篇》

    煌光驰而星流。——《东京赋》

    煌然而成篇谓之篇。——姚华《论文后编》

    (3) 又如:煌煌烨烨(明亮光辉。形容火势旺盛);煌熠(光明灿烂);煌荣(辉煌);煌荧(闪耀);煌熠(辉耀);煌耀(辉煌)

    (4) 有火光的,闪耀的

    煌,火状。——《广韵·唐韵》

    英文翻译

    bright, shining, lumi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梅县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宝安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ghuang/huangɣu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