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座

sǎn zuò [san zuo]
注音 ㄙㄢˇ ㄗㄨㄛˋ

词语释义

散座,散座儿 sǎnzuò,sǎnzuòr

(1) 剧场中包厢以外的座位

extra seats

(2) 旧指人力车夫拉的不固定的主顾

拉散座
odd customer

词语解释

  1. 谓剧场中各人分坐的座位。相对包厢而言。

  2. 指临时的、不固定的座客。

    老舍 《骆驼祥子》一:“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引证解释

⒈ 谓剧场中各人分坐的座位。相对包厢而言。

⒉ 指临时的、不固定的座客。

老舍《骆驼祥子》一:“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散座的网络释义

散座

  • 散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ǎn zuò,意思是剧场中包厢以外的座位;旧指人力车夫拉的不固定的主顾。
  • 散座造句

    今天有人包车,所以我不能再拉散座。
    本报讯现在还没订元宵节餐位的市民可要抓紧了,由于元宵节当天是周日,京城许多酒楼的雅间、散座目前已被订出了八九成。
    饭庄有别于饭馆,一般不设散座,多为包厢,俗称“包席馆”。
    戏楼里面正面是戏台,台后为供化装的后台,戏台对面和侧面是观客戏楼,楼上前面是用木板隔成的官厢,后面是大条桌椅,两面全是大高凳,称为楼上散座。
    户外还有一个由六株桃花合围,三组录音分割的区间,两套沙发、几张散座,风、月亮以及路灯。
    此楼高三层,楼下排了数十席散座儿,楼上则有几十个阁儿,一律翠绿帘幕,文绘藻井,背街临窗望去,一潭碧水尽收眼底,端的与众不同。

    汉字详情

    sàn,sǎn [san]
    部首: 425
    笔画: 12
    五笔: AE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BOK
    四角: 48240

    详细解释

    sǎn

    形容词

    (1) 逍遥,懒散

    庸众驽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2) 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3) 潇洒;洒脱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4) 又如:散朗(飘逸爽朗)

    (5)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宋书·孔觊传》

    (6) 又如:散位(闲散的职位);散外(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职);散地(闲散之地。多指闲散的官职);散男(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散役(没有固定职事的差役);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

    (7) 杂乱;错杂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又如:散迹(行踪不定);散散的(无定向,杂乱);散紊(散乱);散殊(各不相同);散生日(散寿。通常的小生日,区别于逢五、逢十的整生日);散东家(百戏杂耍艺人);散名(散杂的名称)

    (9) 特指文章不受韵律约束 。如:散句(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散行(散体文);散隶(以散笔作的隶书);散体(即散文体。不要求词句齐整对偶的文体)

    (10) 零碎;不集中的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1) 又如:散盐(粉末盐);散钱(零散的钱币);散滞(遗留下来的零碎物品);散碎(零碎);散处(分散居住);散犯(单独或零散监禁的囚犯);散茶(未压制成块、成片的茶);散户(零星小户)

    (12) 粗疏 。如:散衣(平常穿的衣服);散民(普通百姓);散木(无材用之木。后比喻无用之人)

    名词

    (1) 药粉

    与散两钱服之。——《后汉书·华佗传》

    (2) 又如: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3) 姓

    (4) 另见 sàn

    sàn

    动词

    (1) (本义:分散)

    (2) 同本义

    散,杂肉也。——《说文》

    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后汉书·华陀传》

    散木也。——《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乌云散了;四散(向四面分散);散盘(散伙);散走(四散奔逃);散佚(散失);散没(分散隐没);散众(不专门跟随某一主人或专门负责某事的杂役);散亡(分散逃亡);散叛(离散背叛);散流(流体四散而流);散涣(形容水四散而流)

    (4) 散发,使分散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散福(分食祭祀后的食品,布福);散子(撒种);散灰扃户(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散花(使花朵飘散);散金(散发钱财);散传(分支传播);散振(为救济人而分发财物);散配(分发);散财(分发财物);散赡(散发财务以接济别人);散积(散发所积存的财务);散赐(分赐)

    (6) 敞开

    欲写,先散怀抱,任情恣情,然后书之。——蔡邕《笔论》

    (7) 又如:散衣襟

    (8) 排遣

    虫篆散忧乐。——鲍照《蜀四贤》

    (9) 又如:散散儿(散散心);散愁;散荡(散心,解闷);散适(走动散心);散想(舒散心怀);散虑(排遣忧愁)

    (10) 逃,逃走

    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

    (11) 放,放牧

    马散之华山之阳。——《礼记·乐记》

    (12) 抒发 。如:散怀(抒发情怀);散意(表白心意)

    (13) 结束 。如:会还没散,我有事先走了;散班(下班);散更(夜间的最后一次打更);散坐(宴会结束,宾客离席)

    (14) 丧失,失去 。如:散灭(散失净尽);散阙(散失不全);散朴(失去质朴)

    形容词

    (1) 杂乱,纷乱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淮南子·原道》

    (2) 另见 sǎn;san

    英文翻译

    scatter, disperse, break u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2 saan3
    ◎ 客家话:[梅县腔] san3 san5 sang1 [海陆丰腔] san5 san3 [陆丰腔] san3 sa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3 san4 [宝安腔] san5 | san3 [客英字典] san3 san5 [沙头角腔] san5 san3 [东莞腔] san5 [台湾四县腔] san5 san3 [梅县腔] s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旱上聲開口一等sɑnsanx/saan
    zuò [zuo]
    部首: 314
    笔画: 10
    五笔: YWW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OOG
    四角: 00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坐声。“坐”的后起字。本义:座位)

    (2) 同本义。供人坐的地方,也指位置,座次

    隔座送钩春酒暖。——唐· 李商隐《无题》

    座上有健啖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宝座(指帝王或神佛的座位);上座(坐位分尊卑时,最尊的坐位叫上座);落座(坐到位置上);满座;空座;首座;末座;楼座;茶座;专座;雅座

    (4) 坐具

    清辇道于上林,肃华台之金座。——《梁书》

    (5) 又如:石座;软座;硬座;玉座;蒲座

    (6) 旧时对官长或对他人的敬称 。如:座主(科举时代称呼主考官或总裁官);军座;总座;座下(对尊者的敬称);座前(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称)

    (7) 底座,器物的基础部分或托底的部件 。如:花瓶座儿;塑像座儿;梯座

    (8) 引申为在座的人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唐· 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

    (9) 星座 。如:猎户座;小熊座;大熊座;天琴座;仙后座;大犬座;天鹰座

    量词

    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如:一座山,一座桥

    英文翻译

    seat; stand, base

    方言集汇

    ◎ 粤语:zo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5 [陆丰腔] co6 [梅县腔] co5 [海陆丰腔] co6 [客语拼音字汇] co4 [台湾四县腔] co5 [东莞腔] co3 [沙头角腔] co5 [宝安腔] co3
    ◎ 潮州话:z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九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徂卧戈一合去聲合口一等dzʰuɑzuah/dzu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