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衽

liǎn rèn [ lian ren]
繁体 斂衽
注音 ㄌ一ㄢˇ ㄖㄣˋ

词语释义

敛衽 liǎnrèn

(1)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check one's clothes

(2) 指妇女行礼

女敛衽作答
(of woman) show one's respect by tidying up one's dress and sleeves;curtsy

词语解释

  1. 亦作“ 敛袵 ”。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战国策·楚策一》:“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诸侯敛袵,西面而嚮风。” 晋 陶潜 《劝农》诗:“敢不敛衽,敬讚德美?”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 深之 少余二岁,余从童子戏, 深之 儼然端默,余慙,为弃戏敛袵。” 明 方孝孺 《深虑论四》:“当七国之时, 周 虽已衰,使有贤主,如 宣王 者復出,赫然奋发,举 文 武 之遗典而修明之,诸侯有不敛衽而朝者乎。”

  2. 元 以后亦指女子的拜礼。

    明 高廉 《玉簪记·假宿》:“我把秋波偷转屏后边,何处客临轩,敛衽且相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女已入内,嚮生敛袵作礼。”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贤良女学校校长 何万淑 敛衽谨订。”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敛衽》、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敛袵”。

⒉ 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战国策·楚策一》:“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诸侯敛袵,西面而嚮风。”
晋陶潜《劝农》诗:“敢不敛衽,敬讚德美?”
宋叶适《李仲举墓志铭》:“深之少余二岁,余从童子戏, 深之儼然端默,余慙,为弃戏敛袵。”
明方孝孺《深虑论四》:“当七国之时, 周虽已衰,使有贤主,如宣王者復出,赫然奋发,举文武之遗典而修明之,诸侯有不敛衽而朝者乎。”

⒊ 元以后亦指女子的拜礼。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敛衽》、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

明高廉《玉簪记·假宿》:“我把秋波偷转屏后边,何处客临轩,敛衽且相见。”
清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女已入内,嚮生敛袵作礼。”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贤良女学校校长何万淑敛衽谨订。”

敛衽的国语词典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敛衽的网络释义

敛衽

  • 敛衽,汉语词汇。
  • 拼音:liǎn rèn
  • 释义:1、指整理衣襟,表示恭敬。2. 元以后亦指女子的拜礼。
  • 敛衽造句

    吕青莲敛衽而拜九皇子,我多次打扰于殿下,只求借书一观。
    郑采儿敛衽行礼,脸上笑容更显亲切,原来是孙公子、叶小姐。
    杜鸿恭恭敬敬地敛衽一揖,道多谢了。
    见王母看过来,月奴脸上笑容一敛,敛衽屈膝,行了个“万福”。
    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孰不敛衽来朝?那时我等再挥师北上,然则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慕容雪眼中泛着泪花,对一个年约四十,母慈面善,风韵犹存的女人,敛衽一礼,行礼道。
    宁雪向莱格拉斯敛衽施礼道就按这位公子所说,我们先去洗澡去了,两位公子请自便。
    杨若男这才收敛几分,收回探究的目光,嫣然一笑,敛衽一礼,举止娴雅,娇声而道“端木公子,小女子杨若男,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公子不要见怪!”。
    当下入报朱母与刘太夫人,刘太夫人便向朱母敛衽称贺。
    不多时,如烟脚步轻盈地走进厅来,向厅里的几个主子敛衽施礼,柔声道,老夫人,三公子一早就出门去曲江池,参加虢国夫人的诗酒宴了。
    小龙女一袭白衣,仍旧美丽脱俗,不染一丝尘世烟火,淡淡的敛衽一礼。
    曾知味拘谨地给一个抱着琵琶的青、楼女子让路,那边冲他敛衽笑了笑,整张脸都变得有些通红了起来。
    郭芙对来人敛衽为礼,带着淡淡的笑意,娇艳中透着清寒,如同一朵寒玉雕成的红玉玫瑰。
    这小妞低头走到李玉跟前,轻轻的将银盘放到一旁,敛衽一福道“李公子大才,青莲和院中姐妹慕名已久,还请公子走时能题诗留名,青莲愿与公子剪烛夜话!”。

    汉字详情

    liǎn [lian]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WGI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OK
    四角: 8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佥( qiān)。本义:收集,聚集)

    (2)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敛,收也。——《说文》

    既射则敛之。——《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汉书·食货志》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敛赀财以送其行。——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敛局(邀人聚赌,从中抽头);敛衣(聚集零碎布头所制成的衣服)

    (4) 收获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柳宗元《牛赋》

    (5) 又如:敛材(采集可食的百草根实);敛实(收割庄稼);敛获(收获)

    (6) 征收

    豹因重敛百姓。——《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邺三老、 廷椽尝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史记·滑稽列传》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稍敛众以去。——明· 高君《书博鸡者事》

    成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征敛(旧指官府向民间征捐敛财);聚敛(重税搜刮);敛法(收税的准则)

    (8) 收缩;退缩

    秦、 楚合而为一以临 韩, 韩必敛手。——《史记·春申君列传》

    (9) 如又:敛额(皱眉);敛退(退缩);敛策(收束马鞭。比喻隐退不仕);敛手(缩手不敢乱动)

    (10) 停止 。如:敛兵(收兵);敛辔(息驾,收起车马);敛祸(停止作祸);敛毫(停笔)

    (11) 入殓

    衣尸棺曰敛。——《释名·释丧制》

    敛般,请以机封。——《礼记·檀弓下》。注:“敛,下棺于椁。”

    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形悬封,濯衣幅巾。——《后汉书·周磐传》

    醵金为敛。——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又如:敛殡(入殓而殡葬);敛藏(犹敛葬);敛葬(入殓安葬);敛形(衣覆其形);敛埋(收敛埋葬);敛衾(古代大殓时盖尸体的被子);敛席(盖尸席)

    (13) 收敛,约束言行

    为敛威去。——清· 张廷玉《明史》

    (14) 又如:敛戢(收敛,止息);敛抑(收敛节制);敛马(勒马)

    (15) 整肃;整理

    诸侯敛衽。——桓宽《盐铁论》

    (16) 又如:敛甲(犹束甲。整理盔甲,表示准备战斗);敛声屏气(毫无声音,不敢出大气);敛衽(提起衣襟夹于带间,表示恭敬)

    名词

    赋税

    省刑薄敛。——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英文翻译

    draw back, fold back;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lim6
    ◎ 潮州话:娜奄2 [潮州]罗奄2 ,niam2 [潮州]liam2 [澄海]niang2

    宋本广韵

    rèn [ren]
    部首: 525
    笔画: 9
    五笔: PUTF
    五行:
    仓颉: LHG
    四角: 32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壬声( rén)。本义:衣襟)

    (2) 同本义

    衽二尺有五寸。——《仪礼·丧服记》

    再拜稽首以衽受。——《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楚必敛衽而朝。——《汉书·张良传》

    (3) 又如:衽左(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衽服(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衽发 (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4) 指床草席

    御衽于奥。——《仪礼·士昏礼》。注:“卧席也。”

    衽席床第。——《周礼·王府》

    (5) 又如:衽席(床褥与莞簟);衽席之上(比喻安全舒适的地方)

    (6) 袖子

    衽,袖也。——《广雅》

    文伯引衽攘捲而亲馈之。——《列女传》

    (7) 下裳

    终岁御,衣衽不敝。——《周礼》。郑玄注:“衽谓裳也。”

    (8) 古时连接棺盖与棺木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汉代名为小腰,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

    君盖用漆,三衽三束。——《仪礼·丧大记》

    动词

    (1) 睡卧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如:衽金革(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敌)

    (3) 整理衣襟

    正冠则缨绝,衽襟则时见。——《新序》

    英文翻译

    lapel; hidden lapel of coat

    方言集汇

    ◎ 粤语:jam5 jam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m5 [客英字典] ngim5 [海陆丰腔] ngim6 [梅县腔] jim5 ngi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二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汝鴆侵A去聲開口三等侵Anʑĭĕmnjimh/ri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