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民

áo mín [ ao min]
注音 ㄠˊ ㄇ一ㄣˊ

词语释义

游民。

词语解释

  1. 游民。

    《汉书·食货志上》:“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陈力受职,故朝亡废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 颜师古 注:“敖谓逸游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无一政能申军法,则佚民玩;无一材堪充军吏,则敖民狂。”

引证解释

⒈ 游民。

《汉书·食货志上》:“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陈力受职,故朝亡废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
颜师古注:“敖谓逸游也。”
清魏源《<圣武记>叙》:“无一政能申军法,则佚民玩;无一材堪充军吏,则敖民狂。”

敖民的网络释义

敖民

  • 出处:
  • 1,《汉书·食货志上》:“朝亡废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
  • 2,魏源《圣武记叙》:“无一材堪充军吏,则敖民狂。”
  • 汉字详情

    áo [ao]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GQ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SOK
    四角: 5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也,从出,俗字作遨。本义:漫游;闲游)

    (2) 同本义

    敖,出游也。——《说文》

    敖不可长。——《礼记·曲礼》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

    民不敖,则业不败。——《商君书·垦令》

    邑亡敖民。——《汉书·食货志》

    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汉书·丙吉传》

    (3) 又如:敖民(游民);敖翔(遨游飞翔)

    (4) 喧哗;叫喊

    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欢敖。——《荀子·强国》

    名词

    (1) 粮仓 。如:敖仓(敖庾。秦代所建谷仓名。在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邙山上。山上有城,秦于其中置谷仓,故曰“敖仓”)

    (2) 姓

    英文翻译

    ramble, play about; leisurely;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u4 ngou6
    ◎ 客家话:[梅县腔] ngau2 [海陆丰腔] ngau2 ngau6 [客英字典] ngau2 [陆丰腔] ngau3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ngau5 [宝安腔] ngau2
    ◎ 潮州话:ng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勞平聲開口一等ngauŋɑu
    mín [min]
    部首: 104
    笔画: 5
    五笔: NA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VP
    四角: 777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 又如:民夫(被官府征召服劳役的百姓);民户(民家);民居(百姓居住之所);民服(平民的衣服);民宅(民房);民望(民众的希望、心愿;在民众中的声望);民牧(民众的治理者。后指地方的长官);民情(民众的心情、意愿);民役(民众所承担的劳役);民利(民众的利益);民命(民众的意旨;民众的生命;人命);民和(民众和睦团结);汉民;回民;藏民;民壮(清朝州、县官的卫兵。即三班中的壮班);渔民;农民;牧民;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民经(人民的规范);民熙物阜(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民害(人民的祸害);民力(人民的财力和劳力);民脂(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财(人民的财物);民纪(人民行为的准则);民祗(人民所敬畏者)

    (4) 泛指人

    民受无地之中以生。——《左传·成公十三年》

    食者,民之本也。——《淮南子》

    石斧之民。——〔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民灵(人和神);民智(人的聪明才智)

    形容词

    (1) 民间的

    轻徭薄赋,以宽民力。——方勺《方腊起义》

    (2) 又如: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民营(民间经营);民语(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民狱(民间诉讼案件);民社(民间祭祀土神)

    英文翻译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方言集汇

    ◎ 粤语:man4
    ◎ 客家话:[梅县腔] min2 [宝安腔] min2 [东莞腔] min2 [台湾四县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in2 [海陆丰腔] min2 [客英字典] min2 [沙头角腔] min2 [陆丰腔] m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彌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mĭĕnmjin/min

    敖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