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

jiù hù [ jiu hu]
繁体 救護
注音 ㄐ一ㄡˋ ㄏ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救护 jiù hù

1.  救助保护。

救护之责。——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relieve a sick or injured person;

2.  特指援助伤病人员使得到适时的医疗。

词语解释

  1. 救助保护。

    《后汉书·班超传》:“如不蒙救护, 超 后有一旦之变,冀幸 超 家得蒙 赵母 、 卫姬 先请之贷。”《宋史·忠义传七·蒋兴祖》:“尝积雨汎溢,埽且溃, 兴祖 躬救护,露宿其上,弥四旬。”《水浒传》第十四回:“若得如此救护,深感厚恩,义士提携则个。”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 厚大 从外面奔入来,看见伤兵甲侮辱 荷香 ,忙上前救护。”

  2. 指古代日、月蚀时举行的祈祷仪式。

    《清会典·钦天监·交食》:“日食分秒时刻,月食时刻,带食分秒时刻,皆按法推算,前期五月,绘图具题,旨下礼部,通行天下救护。”参见“ 救日 ”、“ 救月 ”。

  3. 援助伤病人员使得到及时的医疗。

引证解释

⒈ 救助保护。

《后汉书·班超传》:“如不蒙救护, 超后有一旦之变,冀幸超家得蒙赵母、卫姬先请之贷。”
《宋史·忠义传七·蒋兴祖》:“尝积雨汎溢,埽且溃, 兴祖躬救护,露宿其上,弥四旬。”
《水浒传》第十四回:“若得如此救护,深感厚恩,义士提携则个。”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厚大从外面奔入来,看见伤兵甲侮辱荷香,忙上前救护。”

⒉ 指古代日、月蚀时举行的祈祷仪式。参见“救日”、“救月”。

《清会典·钦天监·交食》:“日食分秒时刻,月食时刻,带食分秒时刻,皆按法推算,前期五月,绘图具题,旨下礼部,通行天下救护。”

⒊ 援助伤病人员使得到及时的医疗。

救护的国语词典

救助保护。

救护的网络释义

救护

  • 救护,汉语词汇。
  • 拼音:jiù hù
  • 释义:[relieve a sick or injured person]救助保护
  • 救护造句

    医生们立即投入了救护病人的工作中去。
    在战斗中,他负责救护伤病员。
    颱风夜裡,河水猛涨,救护人员们都惴惴不安地在河堤上戒备。
    救护车风驰电掣赶往事故现场。
    心理救护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救护车发出尖锐的叫声。
    飞机一迫降,待命的救护车立即急如星火地赶往现场。
    救护车还没停稳,护士们就迫不及待地抬着昏迷不醒的老爷爷向医院急诊室奔去。
    他受伤后奄奄一息,还没有等到救护车来,便死了。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
    救护站是在小白桦树林边塔了三个卷着边的帐篷。
    调度员:请派家人接车,救护车会尽快到达的。
    他赶忙帮我擦乾了嘴,叫了警察和救护车。
    又是救护车的尖啸,轮子的尖叫,晃来晃去永不停休的白大褂.
    当救护人员发现我时,他们不得不把我的靴子从脚上锯下来。
    容器封闭严密、贮氧量大,可以满足危重病人的紧急救护工作。
    你应该把病人送往医院或叫救护车来。
    再进一步,一天,你应该给我叫救护车了。
    熟悉基本急救护理并确记急救箱的存放处。
    规定只有医疗人员,医院,急救站和救护车才能使用这一标志。

    汉字详情

    jiù [jiu]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IYT
    五行:
    仓颉: IEOK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2)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4)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5)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6) 治疗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7)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8) 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9)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10) 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1) “捄”

    英文翻译

    save, rescue, relieve; help, aid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4 [东莞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5 [梅县腔] giu5 [陆丰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祐去聲開口三等kĭəukiuh/kiow
    [h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IS
    四角: 530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蒦( 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2) 同本义

    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欲护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从我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贯铁絙护之。

    (3) 又如:护队(行军所设防卫的军队);护藏(保护经藏);护梁(城楼上作护卫用的横梁);护镜(护心镜。衣甲上用以防护前心和后心的铜镜)

    (4) 爱护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护书(收放文书用的长方形木匣子);护头(小孩子不肯剃头发);护槽(马吃草时,人难接近)

    (6) 袒护;包庇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护庇(袒护;包庇);护相容隐(庇护容忍);护失(袒护自己的过错)

    (8) 监视;监督

    护,救视也。——《说文》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车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史记》

    (9) 救助

    高祖为布衣时, 何数以吏事护 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总领

    乐毅于是并护 赵、 楚、 韩、 魏、 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 济西。——《史记·乐毅传》

    英文翻译

    protect, guard, defend,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