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敏捷多才。
宋 曾巩 《御史知杂制》:“某敏茂直清,通于学问,輟自右史,往践厥司。”
引证解释
⒈ 谓敏捷多才。
引宋曾巩《御史知杂制》:“某敏茂直清,通于学问,輟自右史,往践厥司。”
敏茂的网络释义
敏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攴(
),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2) 同本义
敏,疾也。——《说文》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诗·小雅·甫田》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3) 又如:敏给(敏捷);敏赡(敏捷而多智);敏睿(敏捷聪慧);敏疾(敏捷,迅速);敏思(才思敏捷);敏才(敏捷的才思)
(4) 思想敏锐,反应快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
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
(5) 又如: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
(6) 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人道敏政。——《礼记·中庸》。注:“犹勉也。”
(7) 又如:敏行(指勉力修身);敏求(勉力以求);敏学(勤勉好学)
名词
假借为“拇”。足大指
履帝武(足迹)敏,歆,攸介攸止。——《诗·大雅·生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en1 men3 [东莞腔] men3 [宝安腔] men3 [客英字典] men1 mien3 men3 [陆丰腔] mia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台湾四县腔] mien1 men1 m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愍 | 眉殞 | 明 | 眞B開 | 上聲 | 軫 | 開口三等 | 臻 | 眞B | mĭĕn | minx/myy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戊(
)声。本义:草木繁盛)(2) 同本义
茂,草丰盛也。——《说文》
草不溃茂。——《诗·大雅·召卬》
种之黄茂。——《诗·大雅·生民》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茂英(繁盛的花朵);茂苑(花木茂盛的苑囿);茂育(滋长繁盛);茂实(丰盛的果实。也指草木长得茂盛并结果实);茂遂(繁荣滋长)
(4) 大;盛大
德音是茂。——《诗·小雅·南山有台》。笺:“盛也。”
桐生茂豫。——《汉书·礼乐志》。注:“茂豫美盛而光悦也。”
以旌茂功,以慰劬劳。——《三国志·吴志》
(5) 又如:茂世(盛世);茂业(伟大的功业);茂绪(盛大的事业);茂豫(美盛而有光彩;比喻昌盛安乐)
(6) 美好;优秀
子之茂兮。——《诗·齐风·还》。传:“美也。”
广延茂士。——《汉书·朱邑传》
茂材异等。——《汉书·武帝纪》。应昭注:“旧言秀才,避光武帝讳称茂才。”
出文多者,才知(智)茂。——王充《论衡》
(7) 又如:茂士(优秀的人才);茂异(茂美特异。指优秀出众的人才);茂科(科举名。即贤良方正科);茂年(盛壮之年);茂龄(壮年)
动词
(1) 通“贸”。买卖
商以足用,茂迁有无。——《汉书·叙传下》
(2) 通“懋”。劝勉
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易·无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u6 miau6 [东莞腔] meu3 [台湾四县腔] meu5 miau5 [宝安腔] miu3 [沙头角腔] meu5 [梅县腔] miau5 [客英字典] meu5 mung3 [陆丰腔] meu6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 潮州话:mong6(mŏng) [揭阳、潮阳]mou6(mŏ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茂 | 莫候 | 明 | 侯 | 去聲 | 宥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muh/mow | m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