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雠

dí chóu [ di chou]
繁体 敵讎
注音 ㄉ一ˊ ㄔㄡˊ

词语释义

仇敌。

词语解释

  1. 仇敌。

    《书·微子》:“小民方兴,相为敌讎。”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古者惟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被前王之恶,其民乃并为敌讎。”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州民 吴 姓,被杀野田,莫知敌讎,株连逮繫,殆数十人。”

引证解释

⒈ 仇敌。

《书·微子》:“小民方兴,相为敌讎。”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古者惟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被前王之恶,其民乃并为敌讎。”
清刘大櫆《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州民吴姓,被杀野田,莫知敌讎,株连逮繫,殆数十人。”

敌雠的网络释义

敌雠

  • 敌雠,读音为dí chóu,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仇敌。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TDTY
    五行:
    仓颉: HROK
    四角: 28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啇( )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名词

    (1) 仇敌;敌人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英文翻译

    enemy, foe, rival; re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dik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
    chóu [chou]
    部首: 811
    笔画: 18
    五笔: WYYY
    五行:
    仓颉: OGIVG
    四角: 202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雔( chóu)声。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雠,犹应也。——《说文》。按,以言相当也。

    雠,对也。——《三苍》

    无言不雠。——《诗·大雅·抑》

    忧必雠也。——《左传·僖公五年》

    著之盘盂,属之雠柞。——《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雠祚(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

    (4) 校对文字 。如:雠定(校对考正)

    名词

    (1) (为仇的异体字)

    (2) 同“仇”。仇恨;仇怨

    怨偶曰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

    又众兆之所雠。——《楚辞·惜诵》。注:“大怨曰雠。”

    (3) 又如:雠怨(仇恨,憎怨);雠隙(猜忌、仇恨)

    (4) 同“仇”。仇敌

    反以我为雠。——《诗·邶风·谷风》

    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左传》

    英文翻译

    enemy, rival, oppon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

    敌雠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