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侔

dí móu [ di mou]
繁体 敵侔
注音 ㄉ一ˊ ㄇㄡˊ

词语释义

力量相等。

词语解释

  1. 谓力量相等。

    《战国策·韩策三》:“ 韩 与 魏 ,敌侔之国也, 申不害 与 昭釐侯 执珪而见 梁 君,非好卑而恶尊也,非虑过而议失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力量相等。

《战国策·韩策三》:“韩与魏,敌侔之国也, 申不害与昭釐侯执珪而见梁君,非好卑而恶尊也,非虑过而议失也。”

敌侔的网络释义

敌侔

  • 《战国策·韩策三》:“ 韩 与 魏 ,敌侔之国也, 申不害 与 昭釐侯 执珪而见 梁 君,非好卑而恶尊也,非虑过而议失也。”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TDTY
    五行:
    仓颉: HROK
    四角: 28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啇( )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名词

    (1) 仇敌;敌人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英文翻译

    enemy, foe, rival; re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dik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
    móu [mou]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CR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IHQ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牟声。本义:等同;齐等;相等)

    (2) 同本义

    侔,齐等也。——《说文》

    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墨子·小取》

    权之以眡其轻重之侔也。——《考工记·轮人》

    疏数必侔。——《考工记·弓人》

    畸于人而侔于天。——《庄子·大宗师》。司马注:“等也。”

    智侔则有数者禽无数。——《淮南子》

    (3) 又如:侔尊(等尊,齐尊);侔德(德业相等);侔名(齐名;名望相等);侔迹(与他人的行为、业迹相等); 侔拟(拟,比)

    (4) 谋取;求

    静默以侔免。——《管子·宙合》。注:“取也。”

    (5) 又如:侔利(谋取利益)

    英文翻译

    equal

    方言集汇

    ◎ 粤语:mau4
    ◎ 客家话:[宝安腔] miu2 [客英字典] meu2 [海陆丰腔] me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 [台湾四县腔] meu2
    ◎ 潮州话:毛翁5 [揭阳、潮阳]毛乌5(蒙),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浮平聲開口三等miu/mioum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