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

gù tǔ [ gu tu]
注音 ㄍㄨˋ ㄊ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故土 gùtǔ

(1) 故乡。指土生土长的地方

怀念故土
故土难移
homeland;native land

词语解释

  1. 故乡;家乡。

    《汉书·严助传》:“君厌 承明 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记》:“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歟?”《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此时疮口久愈,思想要回故土。” 艾青 《大堰河--我的褓姆》诗:“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2. 原有的国土。

    清 胡燏棻 《上变法自强条陈疏》:“今 辽河 以东,失地虽由 俄 、 德 、 法 三国,合起而争,许还故土,但 俄 人仍有从容商议之语,恐不免枝节横生。”

  3. 指前朝的天下。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逮夫故土焦原横流毒浪之后,尚自负东林之党人。”

  4. 指祖国。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美国点滴》:“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引证解释

⒈ 故乡;家乡。

《汉书·严助传》:“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
唐柳宗元《钴鉧潭记》:“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歟?”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奇﹞此时疮口久愈,思想要回故土。”
艾青《大堰河--我的褓姆》诗:“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⒉ 原有的国土。

清胡燏棻《上变法自强条陈疏》:“今辽河以东,失地虽由俄、德、法三国,合起而争,许还故土,但俄人仍有从容商议之语,恐不免枝节横生。”

⒊ 指前朝的天下。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逮夫故土焦原横流毒浪之后,尚自负东林之党人。”

⒋ 指祖国。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美国点滴》:“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故土的国语词典

故乡、故国。

故土的网络释义

故土 (沙鲁克·罕主演电影)

  • 《故土》是2004年上映的印度剧情电影,由Ashutosh Gowariker执导,沙鲁克·罕、Gayatri Joshi等主演。
  • 《故土》讲述了默汉是在那沙工作的工程师,他主持的项目是“全球雨量测量系统”简称gpm.就在他的工作快要完成的时候,在父母的忌日那天,他想起了自己的乳母kaveri。
  • 故土 (汉语词语)

  • 故土指土生土长的地方,就是故乡;怀念,难离。原有的国土,前朝的天下,祖国。
  • 故土的翻译

    英语: native country, one's homeland
    德语: Geburtsort (S)​, Heimatland (S)​
    法语: pays natal, pays des ancêtres

    故土造句

    爷爷在大城市里住不惯,总惦记着老家故土。
    多年远离故土的他,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仿佛重温旧梦般的陶醉。
    兰州人段续发明的水车,明朝就已然在故土不舍昼夜。
    小小的枣核饱含着一个海外赤子对故土的一片深情。
    每一个在外的游子谁不留恋故土的亲切?
    诗歌中的每一句话,都表达出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
    几经生活的变迁,终于从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每个中秋的晚上,思乡的愁绪渐渐淡忘,毕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圆月缺花开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时雨。对于曾经生养自己的江南,只记得烟色朦胧,木棉如血,茉莉飘香,棕榈摇曳。还有中秋晚上的点点萤火。
    在这位老农民朴直的话语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即使走到天涯海角,我也忘不了生我养我的故土?
    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贫穷时不忘家乡,富有时故土难舍。
    海外的游子希望叶落归根,回归故土安度晚年。
    倘若能够回到奶奶常常提起的家乡,我定会捧把故土,细细品味它的幽香。
    而在我将要离开故土的最后日子,我希望佛祖能保佑你,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哪个空间,都有人在你身边陪你关心你爱你。
    老师,我在远离故土的他乡,把您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潮。
    我们热爱祖国,就像漂泊的游子盼望久别的故土一样。
    张灯结彩过大年,万事齐备除夕晚。千万里程回故土,只为团圆拜爹娘。千家万户欢声唱,举杯美酒敬爹娘。子孙满堂爷孙闹,守岁祝愿福寿康。除夕乐翻天!
    少年沉默盯着山地崇的脸,这样近的距离,山地崇可以从他明澈的眼底看见自己恐惧的倒影。“我叫叶真。”那少年道,“我来报一百一十二年前,我家乡故土两万人命的血海深仇。”。
    在东北军士兵和东北流亡学生中,酝酿着思念沦陷的故土,思念家乡父老的情绪,以及抗日救亡,打回东北去的思想。

    汉字详情

    [gu]
    部首: 425
    笔画: 9
    五笔: D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ROK
    四角: 486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攴( ),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 同本义

    故,使为之也。——《说文》

    又明于忧患与故。——《易·系辞传》

    则是无故。——《礼记·礼运》

    夫有其故。——《国语·楚语》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史记·李将军列传》

    (3) 又如:借故(托故。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

    (4) 事;事情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教、 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5)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6)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7)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8) 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一见如故;故贵(旧交与贵人);故义(故交旧友);旧故(旧交);亲故(亲戚故旧)

    (10)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是时,宣帝循 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11) 又如:蹈常袭故;故典(典故);故语(典故成语);故祀(按惯例举行的祭祀);故套(陈规俗套)

    (12) 先,祖先 。如:故训(先代留下的法则。古训);故业(指祖上传下的基业);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

    (13) 旧的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4) 又如:吐故纳新

    (15) 通“诂”( )。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

    并作周官解故。——《后汉书·贾逵传》

    形容词

    (1) 原来。旧时的

    故,旧也。——《广韵》

    反故居些。——《楚辞·招魂》

    乐先故些。

    蔓成然故事蔡公。——《左传·昭公十三年》

    所谓故国者。——《孟子·梁惠王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轩东故尝为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故地(旧有的属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旧药方);故吏(原有属吏);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故式(古旧的仪式)

    (3) 通“古”( )。时代久远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4)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动词

    (1) 死亡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2) 又如:病故;亡故(死去);染病身故(死);物故(去世);大故(指父亲或母亲死亡);故鬼(旧鬼,死去已久的人的鬼魂)

    (3) 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副词

    (1) 故意,存心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故故(故意;屡屡;常常);故违(有意违抗);故推(故意推托);故靳(故意吝惜。靳:吝惜);故纵干咎(有意纵容罪犯而触犯法令)

    (3) 同“固”,原来,本来

    程不识故与 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史记·李将军列传》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4) 仍,还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5) 通“胡”( )。何,何故

    公将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

    (6) 又如:故为(何故如此)

    (1) 因此,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

    夫秦无道,故 沛公得至此。——《史记·留侯世家》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战国策·燕策》

    (2) 又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

    代词

    〈方〉∶这;那 。如:故歇(这时候);故号(这种);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

    英文翻译

    ancient, old; reason, be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 客家话:[梅县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东莞腔] gu5 [陆丰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沙头角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台湾四县腔] gu5 [宝安腔] g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暮去聲開口一等kukoh/kuh
    [tu]
    部首: 334
    笔画: 3
    五笔: FF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
    四角: 4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彖传》

    禹敷土。——《书·禹贡》

    辨十有二土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

    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不若燔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土粉(粉刷墙壁用的白垩土);土力(土壤肥沃的程度);土化(施肥使土壤肥沃);土坷拉(土块);土山(泥土堆积成的山);土城(土筑之城);土堡(用土石筑成的碉堡);土堰(土筑成的拦水坝);土阶茅屋(谓居住俭朴)。又指炼金术者的四大元素之一和五行之一。如:水、火、木、金、土

    (4) 土地

    甘食其土之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土工(从事挖土埋人工作的人);土宇(土地住宅);土田(土地田畴);土功(治水土的工程);土作(土木工程);土薄(土地硗薄);守土有责;土公(土地神)

    (6) 尘土 。如:土雨(飞扬的尘土);他鞋上都是土

    (7) 领土,国土

    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

    北土禾平。——《资治通鉴》

    能守其土。——宋· 苏洵《六国论》

    守土吏或降。——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8) 又如:土疆(领土);土境(领土,国土)

    (9) 乡土,居处。某人的出生地、出身地、居住地或国籍地 。如:故土;土棍(地方上的无赖、地痞);土团(乡里的自卫组织);土豪(乡里仗势欺人的人);土风(乡土歌谣);土思(思念故乡);土宇(乡土和屋宅)

    (10) 坟墓 。如:土眼(坟);土中人(坟中人);土中宅(坟墓);土骨堆(坟)

    (11) 烟土,粗制的鸦片 。如:土栈(贩运、囤积鸦片烟的商行);运土

    (12) 平原,平地 。如:土国(地处平原的国家)

    (13) 田

    土,田也。——《尔雅》。郝懿行义疏:土为田之大名,田为已耕之土。对文则别,散则通也。

    (14) 中医学上指脾

    不想春气渐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儒林外史》

    (15) 土地神。后作“社”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16)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17) 姓

    形容词

    (1) 本地的;本国的;地方的 。如:土兵(地方兵;民兵);土帮(当地人结成的团伙);土货(本地出产的货品);土酥(本地产的酒);土音(本地语音);土兵(地方兵)

    (2) 指民间延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区别于“洋”)。如:土栈(经营土特产品的商行);土造,土制(土法制造);土法;土纸

    (3) 属于或关于普通语言的 。如:土白(土话;方言);欧洲的几种土语

    (4) 俗气的,不合潮流的。如:土头土脑;土里土气的

    动词

    (1) 测量土地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周礼·地宫·大司徒》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土,犹度也。

    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谷梁传·僖公四年》

    (2) 吐

    土,泻也。——《广雅》。王念孙疏证:土之为言吐也。

    英文翻译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方言集汇

    ◎ 粤语:tou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u3 [陆丰腔] tu3 [梅县腔] tu3 [东莞腔] tu3 [客英字典] tu3 [宝安腔] tu3 [沙头角腔] tu3 [台湾四县腔] tu3 tu2 [海陆丰腔] tu3 tu2
    ◎ 潮州话:tou2(thó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魯上聲開口一等tʰuthox/th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