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

fàng shēng [ fang sheng]
注音 ㄈㄤˋ ㄕㄥ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放生 fàngshēng

(1) 把捉住的野生动物放掉

free captive animals;set the animals free

(2) 特指信佛的人为发善心、积阴德而把别人捉住的活鸟、活鱼等买来放掉

(of Buddhists) buy captive fish or birds and set them free

词语解释

  1. 把捕获的小动物放掉。慈悲为怀者视放生为善举。

    《列子·说符》:“ 邯郸 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鳩於 简子 , 简子 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 简子 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予尝见丞相 荆公 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性慈善,喜放生。暇时坐 黄河 畔,见渔人起网,凡所弃小鱼细虾,暨螺蚌之属,悉拾之投于水中。”《花城》1981年第3期:“都是爸爸,妈妈从农贸市场买来的二元半一斤的田鸡给放生了。”

  2. 犹言给予活命。

    《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越 ( 薳越 )飞驰出关,遥望之曰:‘是矣!’喝令左右一齐下手,将 訥 ( 皇甫訥 )拥入关上。 訥 诈为不知其故,但乞放生。” 郭寿 《迷路记》:“救她两条命,抛儿舍女谁忍心,为的是放生。”

  3. 北齐 处理死囚方式之一。

    《隋书·刑法志》:“帝尝幸 金凤臺 ,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以为欢笑。”

  4. 方言。谓中途把别人丢开。

    《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 朴斋 嗔责 阿虎 道:‘耐胆倒大哚!放生仔哩,转来哉!’”

引证解释

⒈ 把捕获的小动物放掉。慈悲为怀者视放生为善举。

《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鳩於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 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宋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予尝见丞相荆公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洪由义》:“性慈善,喜放生。暇时坐黄河畔,见渔人起网,凡所弃小鱼细虾,暨螺蚌之属,悉拾之投于水中。”
《花城》1981年第3期:“都是爸爸,妈妈从农贸市场买来的二元半一斤的田鸡给放生了。”

⒉ 犹言给予活命。 《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越(薳越 )飞驰出关,遥望之曰:‘是矣!’喝令左右一齐下手,将訥(皇甫訥 )拥入关上。

訥诈为不知其故,但乞放生。”
郭寿《迷路记》:“救她两条命,抛儿舍女谁忍心,为的是放生。”

⒊ 北齐处理死囚方式之一。

《隋书·刑法志》:“帝尝幸金凤臺,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以为欢笑。”

⒋ 方言。谓中途把别人丢开。

《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朴斋嗔责阿虎道:‘耐胆倒大哚!放生仔哩,转来哉!’”

放生的国语词典

释放已捉获的动物,为信佛者的一种善举。

放生的网络释义

放生 (宗教术语)

  •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道家曰天道好生、天人合一。都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还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记载释迦牟尼当年为流水长者子时护生、放生的事迹。
  • 放生 (汉语词汇)

  • 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佛门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放生对物种的保护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有一定积极意义。
  • 放生造句

    我和爸爸妈妈去放生小动物,望着它那弱小的身躯,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担心它被强者欺负。
    建议你如果方便的话,不妨做一做饿鬼施食,或者放生的功德吧,也可去寺庙地藏菩萨处,观音菩萨处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和过错,这对改善命运效果很好的。
    好像没有吧,放生就是佛家里面的无畏布施,要想求身体健康就是放生,并且是改运见效最快的,你放别人生,别人就放你一生。阿弥陀佛。
    离开赛道,比踏上赛道更难。离开一个人,比爱上一个人更难。离开一种生活,比进入一种生活更难。我们往往不缺乏进取心,也不缺乏尝试的勇气。但真正缺少的,是离开的力量。当你已经被困扰,改善也无济于事,那么,就应该鼓足勇气去离开。生活生活,放生了自己,才能活。
    自己行动不便,可以让家人代放生,但是最好是用病人自己的钱放生。
    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来到小溪边,放下一盏盏莲花灯,把一尾尾小鱼放生,连同她对生命的希望,战胜病魔的渴望一起放生。
    如果大家特别是官员像演戏一样,成天穿得破破烂烂,一付穷酸相,一身乞丐装,岂不是丢脸抹黑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生活富裕的成果有何不可。
    台中沙鹿地区民众指称,近日有人到南势溪大量放生毒蛇,引发人心惶惶。
    捐助印送鱼篮观音放生经三千张。
    野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观音鸟”学名“白腰文鸟”,俗称谷雀、十姐妹、算命鸟、白背文鸟等,因为常被用来放生,有些信众称它为“观音鸟”。
    我心头不由一颤,忙伸出双手,牢牢捧住了那娇小的身躯。这小小的花蕾,还没来得及绽放生命中的灿烂,就这样过早地凋零了。
    说到底,经济增长就是释放生产力的过程,不事稼穑,不会有收成,不从事生产,又哪来的生产力?实干兴邦,意味着不等不靠,多干实事,少做空谈。
    轰轰春雷初响动,惊醒冬眠万物苏。莺歌燕舞风光美,呈现春天气息醉。桃红李白花千万,绽放生活好景飞。惊蛰节气,祝愿朋友心情如春!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曾经我们没有坚持,如今我们放生彼此。
    这两天正在紧急地制作外来物种的宣传单和放生的常识,并配有图片,准备这两天发放给柳州市花鸟市场的商家和柳州市民。
    钓起一条记忆的鱼儿,然后,放生吧。
    “库鲁”勇于“追求自由”的做法触动不少市民的心,冲绳不少居民强烈呼吁将“库鲁”放生,还它自由。
    当牢中难友突然放生大唱起来时,那个看守长吓坏了。
    有话好好说我都能接受,您跟作死似的骂街,我还以为放生那鳖有微博呢。等黑名单够数了,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状态下,我带诸位上河边放生去。

    汉字详情

    fàng [fang]
    部首: 409
    笔画: 8
    五笔: Y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SOK
    四角: 0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 同本义

    放,逐也。——《说文》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

    (5) 舍弃;废置

    放,弃也。——《小尔雅》

    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

    (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

    (7) 解除约束;释放

    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

    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

    (9) 免去;免除

    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

    (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

    (11) 放纵,恣纵

    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

    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

    (13) 做;干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

    (14) 发放

    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

    (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

    (16) 搁置;放下

    放,置也。——《广雅》

    无放饭。——《礼记·曲礼》

    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

    (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

    (20) 从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

    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

    (23) 放映,放送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

    (24) 扩展,加大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

    (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

    (26) 搁进去,加进去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

    (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

    (28) 开放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

    (29) 舒展 。如:放眉;放体

    (30) 通“方”。并船

    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

    (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32) 发射;放射;发出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34)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

    (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

    (36) 通“妨”( fáng)。阻碍

    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

    (37) 通“仿”( fǎng)

    (38) 模拟

    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

    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

    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

    (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40) 相似

    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

    副词

    通“方”。正当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英文翻译

    put, release, free, libe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3
    ◎ 客家话:[宝安腔] fong5 [东莞腔] fong5 [陆丰腔] piong5 fong5 [梅县腔] fong5 biong5 [海陆丰腔] fong5 piong5 [客英字典] fong5 piong5 [台湾四县腔] fong5 p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biong4 fong4 [沙头角腔] fong5 b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分网陽合上聲合口三等pyangx/pvankpĭwaŋ
    shēng [sheng]
    部首: 516
    笔画: 5
    五笔: TG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QM
    四角: 25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

    (4) 生育;养育

    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

    郑武公娶于 申,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注:“犹养也。”

    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孔子世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

    (6) 生存;活。与“死”相对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

    (8) 滋生;产生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明· 刘基《苦斋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

    (10) 转世 。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11) 〈方〉∶安装

    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

    (12) 救活,使活

    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13) 燃着,点燃 。如:生炉子;生火

    (14) 制造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宋· 苏轼《教战守》

    (15) 生产;制作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

    (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

    名词

    (1) 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 人的一生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 生活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

    (7) 指生日 。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

    (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9) 生物 。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

    (10) 生计,谋生手段 。如:谋生;生路

    (11) 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新型师生关系

    (13) 戏剧角色名 。如:老生;武生;小生。元杂剧中也称末

    (14) 妓女

    呼妓为生,未知始于何时。——徐士銮《宋艳》

    (15) 俘虏

    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

    (16) 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 鲁高堂生。——《史记》

    (17) 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通“性”。资质;禀赋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文王蹶厥生。——《诗·大雅·緜》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荀子·富国》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9) 姓

    形容词

    (1) 天生,生来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3) 生的,未煮熟的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生菜;生鱼,生肉;生吞(未经煮熟即吞下去)。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如:生铁;生石膏;生金(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生眼布(未染的细布)

    (5) 新鲜的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新唐书·后妃传》

    (6) 又如:生鲜(鲜活);生卉(鲜草);生肉(鲜肉);生花(鲜花)

    (7) 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如:生田(未开垦的荒地)

    (8) 生疏

    自别城中礼数生。——王建《村居即事》

    (9) 又如:生人;生手;生帐子货(陌生人);生客(陌生的客人)

    (10) 具有活力的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宋史》

    副词

    (1) 机械地,无意识地 。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2) 很、甚、极其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3) 又如:生恐(方言。很怕;很担心);生疼(很疼,特别疼)

    英文翻译

    life, living, lifetime; birth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g1 s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ang1 sen1 [海陆丰腔] sen1 sang1 sien1 [梅县腔] sang1 sen1 sien1 [沙头角腔] sang1 si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陆丰腔] sang1 sen1 [东莞腔] s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ang1 sien1 [宝安腔] sang1 | sen1
    ◎ 潮州话:思楹1 徐楹1 思英1 ,sên1(seⁿ) cên1(chheⁿ) sêng1(s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ʃɐŋsrvng/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