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

gōng zhàn [ gong zhan]
繁体 攻佔
注音 ㄍㄨㄥ ㄓ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攻占 gōngzhàn

(1) 通过攻击而占据

攻占敌人碉堡
attack and occupy

词语解释

  1. 谓攻克并占领敌方的某一城镇或据点。

引证解释

⒈ 谓攻克并占领敌方的某一城镇或据点。

攻占的国语词典

攻取、占领。

如:「我方已经攻占敌方七座城池。」

攻占的网络释义

攻占

  • 攻占,读音为gong zhan,汉语词语,指攻打并占领。
  • 攻占的翻译

    英语: to seize control of (an enemy position)​, (fig.)​ to take by storm, to gain (awards, control of a market etc)​

    攻占造句

    战士们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攻占了敌人的阵地。
    解放军攻占一座城市时,那些敌方士兵早以吓的丧魂失魄了。
    马克的家一眨眼就被蝗军攻占,因此他们试图逃走。
    我军攻占了敌人的腹地。
    尖刀连如神兵天降,出奇制胜,迅速攻占了敌军指挥部。
    当他们两败俱伤之时,闯王的军队趁虚而入,攻占了他们的阵地。
    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攻占了敌人的阵地。
    我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南京。
    李自成起义受挫后,就息马深山,重整旗鼓,才有后来攻占京城的胜利。
    李自成起义军进京后,曾派兵攻占饶阳,委派了县令。
    武王伐纣,攻占殷商都城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目前还有一座由成见、特权、迷信、虚伪、勒索、滥取、、欺凌、黑暗所构成的巨大堡垒屹立在地球上,高耸着它的无数个仇楼恨塔。必须把它摧毁。必须把这个庞然怪物夷为平地。在奥斯特里茨克敌制胜固然伟大,攻占巴士底更是无与伦比。
    派督义司马张鲁等人攻占汉中,而自己制造御车,俨然也做起皇帝来了。
    第三年,蒙骜进攻魏国,攻下了高都、汲县,蒙骜也攻占了赵国三十七座城。
    “武汉绾毂南北,控制长江上下游,如能攻占,也可据此以号召全国。
    当时我营的任务是攻克正太路经过的井陉矿,我连的任务是攻占煤矿制高点小土山碉堡。
    十九日,新三十二师攻占哈密,而暂编第十一师经七角井、鄯善向吐鲁番;挺进军独立第三师经过大石头、奇台向吉木萨尔进发。
    在斐济从前的首都莱武卡,斯佩特的支持者点燃了共济会的房子,占领了一个罐头工厂并且试图攻占警察局。
    当然我们认为这非攻占台北的,而是一种渗透或者骚扰作战。
    己方军队比较少,而且最擅长野外作战,若是以攻占地盘为主,必将分散兵力防守,力不能及。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425
    笔画: 7
    五笔: A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 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3)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

    (4) 指责

    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攻者责也。——《论衡·顺鼓》

    (5) 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

    (6)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7) 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

    (8)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9) 又如: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10) 治理,加工

    攻,治也。——《广雅·释诂三》

    庶民攻之。——《国语·楚语上》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

    贤第新成,攻坚。——《汉书·董贤传》

    (11)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形容词

    (1) 通“功”。器物精好坚利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小雅·车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荀子·议兵》

    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淮南子·原道》

    (2) 又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

    名词

    通“功”。功绩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英文翻译

    attack, assault; criticiz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
    zhān,zhàn [zhan]
    部首: 205
    笔画: 5
    五笔: H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R
    四角: 21600

    详细解释

    zhān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口。以口问卜。本义:推测吉凶,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

    (2) 同本义

    占,视兆问也。——《说文》

    未占有孚。——《易·萃》

    极数知来之谓占。——《易·系辞》

    三人占。——《书·洪范》

    占者三人。——《仪礼·士丧礼》。注:“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也。”

    占衿兆。——《荀子·王制》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系辞上》

    史苏占之,曰:不吉。——《左传·僖公十五年》

    (3) 又如:占旺相(占卜时运);占人(掌占卜的官员);占工(占者。占家。专门从事占卜的人);占术(占卜之术);占书(占卜的书)

    (4) 窥察 。如:占天(观测天象);占步(观测推算)

    天象

    (5) 占状(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占视(观察);占气(观云气风色以测吉凶)

    (6) 推料,推测

    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法言·五百》

    (7) 又如:占候(推测气候变化);占射(猜测);占覆(猜度隐藏之物)

    (8) 估计;揣度

    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为其期。——《墨子·号令》

    (9) 又如:占费(估量费用);占卖(估价出卖)

    名词

    (1) 征兆

    山崩川竭,国土将亡之占也。——《水经注》

    (2) 运数,运气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史记》

    (3) 姓

    (4) 另见 zhàn

    zhàn

    动词

    (1) 占据,拥有。也作“佔”

    又改曰占。——宋· 洪迈《容斋续笔》

    占一山之胜。——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占百户之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又如:占护(霸占);霸占土地;独占公家的房子;占固(强占把持);占冒(强占冒领)

    动词

    (1) 自报数目,估计上报

    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讏得,皆断。——《墨子》

    (2) 又如:占租(自报应纳的租税);占募(报名应募)

    (3) 估计、测算

    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新唐书》

    (4) 自报户口数而落籍定居 。如:占著(占系。上报家中人数附于册籍,落户定居);占数(上报家中人数,入籍定居);占籍(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5) 口头吟作;口授

    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西游记》

    (6) 又如:占毕(诵读,吟诵);占授(口授);占辞(口述言辞)

    (7) 用嘴说 。如:占谢(当面致词道谢);占对(占射。应对,对答)

    (8) 处于,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 。如:占场儿(在酒宴上居于首席)

    (9) 另见 zhān

    英文翻译

    divine; observe; versify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zim3
    ◎ 客家话:[梅县腔] zham1 zham5 [海陆丰腔] zham5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zham5 [沙头角腔] zam5 [东莞腔] zam1 zam5 [台湾四县腔] zam5 zam1 [客语拼音字汇] zam1 zam4 [宝安腔] zam5 | zam1 [陆丰腔] zham1
    ◎ 潮州话:〖ziam1 (chiam)「澄海」ziang1〗 〖ziam3 (chìam)「澄海」z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cjem/tjemtɕĭ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