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眼抹泪

cā yǎn mǒ lèi [ca yan mo lei]
繁体 擦眼抹淚
注音 ㄘㄚ 一ㄢˇ ㄇㄛˇ ㄌㄟˋ

词语释义

揩擦眼泪。

词语解释

  1. 揩擦眼泪。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张 老夫妻看了,也不住的在一旁擦眼抹泪。” 张宝真 《小先生》:“﹝ 宝林娘 ﹞就会擦眼抹泪的,说上这么一大套。”

引证解释

⒈ 揩擦眼泪。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夫妻看了,也不住的在一旁擦眼抹泪。”
张宝真《小先生》:“﹝宝林娘﹞就会擦眼抹泪的,说上这么一大套。”

擦眼抹泪的网络释义

擦眼抹泪

  • 擦眼抹泪,是汉语词汇,拼音是cā yǎn mǒ lèi,指哭泣的时候擦拭着眼泪。形容哭哭啼啼。
  • 擦眼抹泪造句

    风暴并没有因为维纳的擦眼抹泪而平息。
    大家都睡了,黛玉却坐在炕上擦眼抹泪,哭起来了。
    台下的人也忍不住擦眼抹泪。
    川岛芳子擦眼抹泪,作出一副悲切之态。
    芳子擦眼抹泪,作出一副悲切之态。
    老人絮絮叨叨,不停地擦眼抹泪。

    汉字详情

    [ca]
    部首: 330
    笔画: 17
    五笔: RPWI
    五行:
    仓颉: QJBF
    四角: 5309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察声。本义:摩擦)

    (2) 同本义

    那块铁…擦擦儿筋伤!——《西游记》

    (3) 又如:擦背(方言。搓澡);擦肩(肩膀相摩);擦拳磨掌(即“摩拳擦掌”。形容打斗前情绪激愤的样子)

    (4) 揩,拭

    擦抹桌椅。——《红楼梦》

    (5) 又如:他用手帕擦鼻子;擦脸

    (6) 挨近 。如:天擦黑;擦西(挨近西边地面);擦桌儿的(旧称歌妓);擦坐(在酒店中巡座卖唱的)

    (7) 除去。多指田粮等的减免 。如:擦免(减免);擦减(减免)

    (8) 涂抹 。如:擦油

    (9) 刨擦。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儿上来回磨擦,使成细丝儿 。如:把胡萝卜擦成丝儿

    英文翻译

    wipe, scrub, rub, scour; brush

    方言集汇

    ◎ 粤语:caat3
    ◎ 客家话:[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东莞腔] cat7 [沙头角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宝安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曷入聲開口一等chat/cattsʰɑt
    yǎn [yan]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AV
    四角: 670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限山開上聲開口二等ngrenx/ngaaenŋæn
    mǒ,mò,mā [mo,ma]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GSY
    五行:
    仓颉: QDJ
    四角: 55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揩;擦

    武松抹了桌子。——《水浒全传》

    (2) 又如:抹脱(擦掉);抹泪揉眵(揩拭眼泪);抹抹(揩抹干净)

    (3) 捋;拉;推 。如:把帽子抹下来;抹撒(方言。捋)

    (4) 另见 mǒ;mò

    动词

    (1) (形声。从手,末声。本义:涂抹,涂敷;搽)

    (2) 同本义

    学毋无不为,晓妆随手抹。——杜甫《北征》

    (3) 又如:抹脸(演戏时化妆涂脸);抹油嘴(白吃,沾便宜)

    (4) 涂掉,抹去

    我抹的这瓶口儿净。——李真夫《虎头牌》

    (5) 又如:抹倒(抹掉;抹去);抹勒(涂掉);抹零(算账或付钱时抹去整数之外的尾数)

    (6) 玩 。如:抹牌(摸牙牌);抹骨牌(用骨牌娱乐或赌博)

    (7) 另见 mā;mò

    动词

    (1) 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

    (2) 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 。如:抹墙

    (3) 紧挨着绕过 。如:抹角(转弯子;转弯的地方);抹门儿(挨着门边);转弯抹角

    (4) 蒙住

    各以红绡抹头。——《聊斋志异》

    (5) 弯下 。如:大伯即时抹着腰出来;一抹头,走了进来

    (6) 紧贴;紧束 。如:抹衣(围裙式的工作服);抹额(束在额上的头巾);抹胸(古代内衣一种)

    (7) 另见 mā;mǒ

    英文翻译

    smear, apply, wipe off, eras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t3 m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t7 [梅县腔] mat7 [沙头角腔] mat7 [客英字典] mat7 [陆丰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宝安腔] mat7 [客语拼音字汇] mad5 [台湾四县腔] mat7
    ◎ 潮州话:bhu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ɑtmuat
    lèi [lei]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G
    五行:
    仓颉: EBU
    四角: 36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戾( )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2) 同本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晋书·羊祜传》

    士皆垂泪涕。——《战国策·燕策》

    剑外忽传收 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涕泪(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表示眼泪,与“涕”同义并用);泪波(泪水如波);泪泉(指眼泪);泪球(泪珠,泪滴);泪晶(泪珠)

    (4) 引申指某些形似眼泪的东西 。如:蜡泪,泪蜡(蜡烛因燃烧熔化而滴落如泪);胡桐泪

    动词

    (1) 流泪

    泪翟子之悲,恸 朱公这哭。—— 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又如:泪河(泪下如河。形容悲痛之极);泪下沾衿(流泪很多;沾湿衣襟);泪坠尊者(佛教用语。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因悲三途的众生而啼泣,故称)

    英文翻译

    tears; weep, cry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i5 [宝安腔] lui3 [梅县腔] lui5 [台湾四县腔] lui5 [东莞腔] lui5 [海陆丰腔] lu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