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阮

bò ruǎn [ bo ruan]
注音 ㄅㄛˋ ㄖㄨㄢˇ

词语释义

谓弹琴。阮﹐阮咸﹐拨弦乐器﹐形似月琴﹐竖抱怀中﹐用两手齐奏。

词语解释

  1. 谓弹琴。阮,阮咸,拨弦乐器,形似月琴,竖抱怀中,用两手齐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选甚嘲风咏月,擘阮分茶。” 清 顾景星 《<楝亭集>序》:“弧骑、剑槊、弹碁、擘阮悉造精诣。”

引证解释

⒈ 谓弹琴。阮,阮咸,拨弦乐器,形似月琴,竖抱怀中,用两手齐奏。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选甚嘲风咏月,擘阮分茶。”
清顾景星《<楝亭集>序》:“弧骑、剑槊、弹碁、擘阮悉造精诣。”

擘阮的网络释义

擘阮

  • 弹琴。
  • 汉字详情

    bò,bāi [bo,bai]
    部首: 432
    笔画: 17
    五笔: NKUR
    五行:
    吉凶:
    仓颉: SJQ
    四角: 705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辟声。本义:大拇指) 同本义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 仲子为巨擘焉。——《孟子·滕文公下》

    (2) 又如:擘指(大拇指)

    动词

    (1) 分开;剖裂

    乃擘青天而飞去。——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擘开(裂开,切开);擘窠书(大字的通称口擘窠,原指篆刻印章时加以分格,以便匀排);擘析(分析,剖析)

    (3) 拨弹琴弦的指法。用拇指抬弦称擘。引申为弹奏

    若论弹琴擘阮,前后绝伦。——董解元《西厢记》

    (4) 又如:擘阮(谓弹琴)

    (5) 砍,劈击 。如:擘面(扑面,迎面);擘头子(劈头) 擗

    (6) 另见

    英文翻译

    thumb; break, tear open, rip

    方言集汇

    ◎ 粤语:maak3
    ◎ 客家话:[宝安腔] mak7 pit7 bak7 [东莞腔] mak7 [台湾四县腔] phit7 piak7 [梅县腔] mak8 mak7 bak7 [海陆丰腔] piak7 pit7 [客英字典] bak7 pit7 m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厄麥開入聲開口二等prek/paekpæk
    ruǎn [rua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FQ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LMMU
    四角: 71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元声。本义:五阮关)

    (2) 同本义

    阮,代郡五阮关也。——《说文》。按,亦曰 五原关

    流民欲入五阮关者,勿苟留。——《汉书·成帝纪》

    秦九原郡, 武帝元朔二年更名。——《地理志·五原郡》注

    (3) 殷商国名 。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为周文王所灭

    阮,国名。今 陕西 平凉府 泾州是也。——《字汇》

    侵阮徂 共。——《诗·大雅·皇矣》

    侵自阮疆。

    (4) 一种古老乐器“阮咸”的简称 。古琵琶的一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现也有三弦的阮。如:阮咸

    (5) 侄的代称 。阮籍与侄阮咸并有盛名。世称“大小阮”。后用“小阮”作侄的代称。省称“阮”。如:“贤阮”;阮家会(喻指叔侄与亲朋好友聚会);阮咸宅(侄子居处的代称)

    (6) 姓

    英文翻译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on3 ngie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1 [客英字典] ngien3 ngion3 [东莞腔] ngion1 [台湾四县腔] ngion3 ngien3 [宝安腔] ngi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ngyan/ngvanŋĭwɐn

    擘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