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

qíng tiān [ qing tian]
注音 ㄑ一ㄥˊ ㄊ一ㄢ

词语释义

1.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2.形容重大。

词语解释

  1. 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唐 孟郊 《怀南岳隐士》诗:“见説 祝融峯 ,擎天势似腾。”《宋史·外戚传·刘永年》:“生四岁…… 仁宗 使赋《小山诗》,有‘一柱擎天’之语。”《水浒传》第十七回:“ 梁山泊 中,聚一伙擎天好汉。” 王西彦 《寻常事》:“几株擎天老樟树,矗立在路边。”

  2. 形容重大。

    清 无名氏 《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自古大道属 文宣 ,他把那擎天担子一肩担。”

引证解释

⒈ 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唐孟郊《怀南岳隐士》诗:“见説祝融峯,擎天势似腾。”
《宋史·外戚传·刘永年》:“生四岁…… 仁宗使赋《小山诗》,有‘一柱擎天’之语。”
《水浒传》第十七回:“梁山泊中,聚一伙擎天好汉。”
王西彦《寻常事》:“几株擎天老樟树,矗立在路边。”

⒉ 形容重大。

清无名氏《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自古大道属文宣,他把那擎天担子一肩担。”

擎天的国语词典

托住天。比喻强壮高大而有力。

擎天的网络释义

擎天 (汉语词目)

  • 擎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íng tiān,指具有强大的力量,亦指重大。有同名网络小说《擎天》;同名音乐人,擎天;奥奇传说精灵也有擎天。
  • 擎天造句

    完完整整一柱擎天地回到家里好好滋润我的映淑。
    只见那座断崖高有数十丈,圆溜溜的像擎天一柱。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邱吉尔一柱擎天,负起英国安危的重任。
    把老师比做母亲,把老师比做人梯,比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做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份。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让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神圣。
    我们有旗开得胜的能力,我们有勇往直前的实力,我们有力挽狂澜的迈力。相信我们,撼地擎天,一路领先。
    擎天架海拼搏永,精诚协作建功前。
    在崖顶之时,扼狂澜于腕转的擎天之势,让雷忌觉的飘立与巨石之上的她是不可向迩的。
    九尾天猫见状,脸色一变,刚要开口向龙擎天提醒危险时,便见龙擎天如入无人之地,穿过了广场空间的雷电。
    擎天架海白玉柱中兴宋室百代骄。
    爸爸一生忙碌碌,爸爸痛苦不支吾,爸爸肩膀似铁杵,爸爸为家擎天柱,爸爸伟大无人及,爸爸节日送祝福,愿爸爸开心健康,福寿天齐无涯路。
    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
    经文纬武,执节报国,军事外交,架海擎天。
    说话的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四旬汉子,胸口衣服上绣着一柄淡淡金色的小剑,此人正是右护法“铁手擎天”。
    那擎天般的事物拏风跃云,骤然现身,通天彻地的黑暗竟然是一道拔起万仞的巨涛。
    两个门派仙尊加起来还不到十个,属下最底层的嫡系附庸势力,跟擎天剑派比起来无异于霄壤之别。
    天灾,变形!好,是你偿还的时候了,擎天柱。
    来到山谷后,龙擎天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盘坐下来,将玲珑雪果吞服下去,开始吸纳玲珑雪果的水元之力。
    大燕国声名赫赫的文道领袖,在一个头顶废物之名的弱冠少年自称为后进末学,天底下还有如此荒唐的事情吗?洛擎天问道“这个曾颜,真的就是曾子?”。
    他在民生凋敝之下蓄力待发!他在金戈铁马之中浴血拼杀!他在民族危亡之际扭转乾坤!且看杨琮新如何做那“擎天巨手”。
    君子兰的花儿紧紧依靠着茎。而茎则如擎天柱一般强劲地支持着花儿,它们之间紧密配合又使整株植物英姿勃勃。

    汉字详情

    qíng [qing]
    部首: 432
    笔画: 16
    五笔: AQK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TKQ
    四角: 48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举

    与翠叶并擎。——明· 李渔《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擎赍(拿着);擎奇(举,持);擎拳(举拳);众擎易举

    (3) 支撑,承受住压力 。如:擎抬(支持);擎鹰走马(形容有钱有势人家逐猎玩乐的奢侈生活);擎天架海(比喻能担当重任);擎天(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4) 执持

    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

    (5) 拱手 。如:擎拳(拱手);擎跽(拱手跪拜)

    英文翻译

    lift up, hold up, sup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2 kiang2 [沙头角腔] kia2 [梅县腔] kia2 kiang2 [客英字典] kiang2 [台湾四县腔] kia2 kiang2 [陆丰腔] kiang3 kia3 [海陆丰腔] kia2 kiang2 [东莞腔] kiang2 [宝安腔] kia2 | k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京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gieng/gyanggʰĭɐŋ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