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觚

cāo gū [ cao gu]
注音 ㄘㄠ ㄍㄨ

词语释义

指执笔作文。

词语解释

  1. 执简。谓写作。

    《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李善 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书,犹今之简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林公 每出首唱, 徐 密写韵归,众方操觚,内子诗已来,必可观也。” 明 宋濂 《王冕传》:“操觚赋诗,千百言不休。”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非操觚之士,独凭神思构架而然也。”

引证解释

⒈ 执简。谓写作。

《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李善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书,犹今之简也。”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林公每出首唱, 徐密写韵归,众方操觚,内子诗已来,必可观也。”
明宋濂《王冕传》:“操觚赋诗,千百言不休。”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此非操觚之士,独凭神思构架而然也。”

操觚的国语词典

觚,木简,古人在木简上写字。操觚指执笔作文。

操觚的网络释义

操觚

  • 操觚,汉语词汇。
  • 拼 音 cāo gū
  • 释义:觚,古代作书写用的木简。操觚,原指执简写字,后即指写文章。
  • 操觚的翻译

    英语: to write, to compose

    操觚造句

    他自恃才高,常常不分析素材便率尔操觚,学界对他多有微词。
    末学菲材,率尔操觚,不识尚可采用否?伏希教之。
    情感使然,操觚为文,写下了几点粗浅读感,愿同读者共勉。
    这种文体,偶一为之或能“出彩”,若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高考中率尔操觚,则冒的风险未免太大。
    鄙人自问无史才,殊不敢妄论史事,但观夫私家杂录,流传市肆,窃不能无慊于心,憬然思有以矫之,又自愧未逮;握椠操觚者有日,始终不获一编。
    云子珺微微一笑,一边将毛笔在伯齐研好墨的砚台上蘸满墨汁,一边开始执笔操觚。
    夫妇俩校雠铅椠,摩挲鼎彝,染翰操觚,编纂《金石录》。
    虽然率尔操觚,但求纪实,文词之美瞻固然所计。
    传媒本身具有社会示范的作用,如果率尔操觚、没有底线,将会起到非常恶劣的误导作用。
    而愧无妙笔,负此良材,率尔操觚,转以抹煞一段风流佳语。
    梅询为翰林学士,一日书诏颇多,属思甚苦,操觚循阶而行。
    作为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学教授,如此率尔操觚,文章错讹满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学界浮躁之风,令人不无忧虑。
    大量文人操觚染翰,一方面促进戏曲的发展,同时又导致了不少严重的问题。
    久居津门的诗文书画家更是经常兴会于水西庄品茗对弈、操觚染翰,论艺无倦。
    有前车之鉴,对上官婉儿墓葬,相关文物部门更应多一分清明理性,不可“率尔操觚”。
    在古代,即便患者病入膏肓,医生总是慎之又慎,敏感捕捉患者的气若游丝,而不是率尔操觚,轻易给患者“判死刑”。
    在《清史稿·儒林传》中,戴氏本传举足轻重,不可率尔操觚。
    可见,认定一部作品为经典,不是一件可以率尔操觚的事情。
    张继合新著的《纸糊的典故》,虽非“肆口而成”,亦非“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但确是率尔操觚,满心而发,完全当得起是“性情之道”吧。
    自六世祖,相业儒得庠,其后族人,趋重操觚,而名功济济,又为邑之冠,郡之首,这芝角二字的名号已传遍全国,不愧为盂城之骄傲,三晋之风范。

    汉字详情

    cāo [cao]
    部首: 330
    笔画: 16
    五笔: RKK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RRD
    四角: 560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2) 同本义

    操,把持也。——《说文》

    操右契。——《礼记·曲礼》

    不学操缦。——《礼记·学记》

    盖以操之为巳蹙矣。——《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操蛇之神闻之。——《列子·汤问》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可操左券;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操刀(持刀;执刀)

    (4) 引申为掌握

    操杀生之柄。——《韩非子·定法》

    (5) 又如:操券(有把握成功);操总(掌握要领)

    (6)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说话 。如:操广东话;操日语

    (7) 驾驶 。如:操舟(驾驶船舶);操船

    (8) 从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操职(任事);操切从事(做事急躁)

    (10) 做,行动 。如:操办

    (11) 操练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

    (12) 又如:出操(出去操练)

    (13) 弹奏

    (孔明)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三国演义》

    (14) 又如:操琴;操鼓;操弦(弹奏)

    名词

    (1) 品行;德行

    夫何执操之不固。——《楚辞·谬谏》。注:“志也。”

    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

    (2) 又如:操尚(品行志节);操学(操行与学问)

    英文翻译

    conduct, run, control,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c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1 chau5 [梅县腔]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cau5 [东莞腔] cau1 [陆丰腔] cau1 [客英字典] cau1 [沙头角腔] c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宝安腔] cau1 | cau5
    ◎ 潮州话:cao1(tshau) c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刀平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cau
    [gu]
    部首: 707
    笔画: 12
    五笔: QERY
    五行:
    仓颉: NBHVO
    四角: 22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瓜声。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2) 同本义

    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说文》

    二觚。——《仪礼·特牲礼记》。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坐取觚洗。——《仪礼·燕礼》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红楼梦》

    (3) 又如:觚不觚(觚不成其为觚。形容似像而又不像的意思);千盅百觚;美人觚(饰有美人图案的饮酒器)

    (4) 古代一种写字用的木板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晋· 陆机《文赋》

    (5) 又如:操觚(意即拿木简写文章);觚牍(竹简木札。古代用以写字,也指书信);觚简(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借指书籍)

    (6) 有棱角的器物假借为“柧”。方梁

    破觚而为圜。——《史记·酷吏传》。索隐:“觚八棱有隅者。”汉书注:“方也。”

    (7) 棱角 。如:觚坛(有棱角的祭坛);觚棱(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的殿堂屋角。借指宫阙、京城);觚陛(棱角整齐的台阶。借指坛场)

    (8) 法

    自削以觚。——《太玄·大》。注:“法也。”

    (9) 又如:绳之以觚(犹绳之以法)

    (10) 剑柄

    操其觚,招其末,则庸人能以制胜。——《淮南子·主术》

    (11) 又如:操其觚(抓住剑柄);剑觚(剑柄)

    英文翻译

    jug, winecup, goblet; square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海陆丰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o/k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