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练

cāo liàn [ cao lian]
繁体 操練
注音 ㄘㄠ ㄌ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操练 cāoliàn

(1) 操演训练

操练队列
drill;practice

词语解释

  1. 以队列形式教授和练习军事技能。

    《水浒传》第四四回:“每日只是操练人马,教演武艺。”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兵法一科,以能諳操练法程,识天下险要,通船械製法者为及格。”

  2. 练习。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杨忠武公训子语》:“尔此时年正强壮,正可操练本事,学习见识,万不可赋閒。”《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位 黎先生 是精通西文的,你赶紧跟他操练操练,免得将来摸不着头脑。”

  3. 犹实践。

    明 唐顺之 《与王体仁书》:“吾数年来日用操练中颇见古人学问头脑,四十年散乱精神儘从收拾。”

引证解释

⒈ 以队列形式教授和练习军事技能。

《水浒传》第四四回:“每日只是操练人马,教演武艺。”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兵法一科,以能諳操练法程,识天下险要,通船械製法者为及格。”

⒉ 练习。

清叶名沣《桥西杂记·杨忠武公训子语》:“尔此时年正强壮,正可操练本事,学习见识,万不可赋閒。”
《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位黎先生是精通西文的,你赶紧跟他操练操练,免得将来摸不着头脑。”

⒊ 犹实践。

明唐顺之《与王体仁书》:“吾数年来日用操练中颇见古人学问头脑,四十年散乱精神儘从收拾。”

操练的国语词典

操作演练。

操练的网络释义

操练

  • 汉典中,操练的意思有三条:
  • 一、指以队列形式教授和练习军事技能;
  • 二、练习;
  • 三、犹实践。
  • 操练造句

    为了取得广播操比赛的好名次,我们在操场上刻苦操练。
    蛙人部队操练时,吼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平时不好好操练,难道还想在战场上临阵脱逃吗?
    军号吹响,我们就向操练地点出发了。
    这个连的战士个个年轻力壮,精神抖擞,操练起来杀声震天。
    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勤奋地操练,你所付出的一切将会得到报答。
    一位伟人曾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的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就变的越自然。
    操练使她感到疲惫不堪。
    一位伟人曾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就变得越自然。
    对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生的刻苦操练。
    他原想发号施令,显示一下自己的指挥才能,但同学们都不听他指挥,结果却是弄巧成拙,操练的秩序全乱了。
    谁会知道呢,通过现在的辩论操练,说不定我们的学生就成为第二位叱咤风云的毛主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勤奋地操练。
    这是他们打猎或抢掠时惯用的阵法,早已操练纯熟,眼看着猎物们在包围圈里无路可退的样子,沙陀人人人脸上露出了狞笑。
    山下是天然的避风港,宋杨么起义,振虎帐之师,立鸦咀之战船,建水军之点将台,操练战船,风雪滚滚,轮橹依依,万古东南多壮观,百年豪杰几登临。
    操在兖州,操练兵马,积草屯粮,一时间颇有起色。
    初当者二月至六月事操练,每年约操五十六日,余时各执恒业。
    是器械体操练习的基本动作之一。
    自入北洋以来,频年巡历重洋,驾驶操练均极勤奋,为创建北洋海军出力颇多,李鸿章称他“资深学优”。
    操练场上,许宣拍打乌骓,乌骓开始还有些不情愿,不过见到对方顾珲纵马横刀前来,乌骓还是很快冲上前去。

    汉字详情

    cāo [cao]
    部首: 330
    笔画: 16
    五笔: RKK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RRD
    四角: 560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2) 同本义

    操,把持也。——《说文》

    操右契。——《礼记·曲礼》

    不学操缦。——《礼记·学记》

    盖以操之为巳蹙矣。——《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操蛇之神闻之。——《列子·汤问》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可操左券;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操刀(持刀;执刀)

    (4) 引申为掌握

    操杀生之柄。——《韩非子·定法》

    (5) 又如:操券(有把握成功);操总(掌握要领)

    (6)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说话 。如:操广东话;操日语

    (7) 驾驶 。如:操舟(驾驶船舶);操船

    (8) 从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操职(任事);操切从事(做事急躁)

    (10) 做,行动 。如:操办

    (11) 操练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

    (12) 又如:出操(出去操练)

    (13) 弹奏

    (孔明)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三国演义》

    (14) 又如:操琴;操鼓;操弦(弹奏)

    名词

    (1) 品行;德行

    夫何执操之不固。——《楚辞·谬谏》。注:“志也。”

    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

    (2) 又如:操尚(品行志节);操学(操行与学问)

    英文翻译

    conduct, run, control,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c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1 chau5 [梅县腔]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cau5 [东莞腔] cau1 [陆丰腔] cau1 [客英字典] cau1 [沙头角腔] c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宝安腔] cau1 | cau5
    ◎ 潮州话:cao1(tshau) c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刀平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cau
    liàn [lian]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AN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KVC
    四角: 251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柬声。本义: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

    (2) 同本义

    练,湅缯也。——《说文》

    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墨子·辞过》

    凡染,春暴练。——《周礼·染人》

    主练染,作采色。——《后汉书》

    (3) 又如:练丝(未染色的熟丝)

    (4) 练习;操演

    练之禾定。——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如:练阅(训练检阅);练句(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也作炼句);练字(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也作炼字)

    (6) 漂洗;洗涤 。如:练衲(漂染过的僧衣);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即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7) 熔炼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又如:练丹(炼丹)

    (9) 通“拣”。选择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礼记·月令》。又如:练日(选择日期);练材(精选的优质材料);练择(精选)

    (10) 染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王充《论衡》

    (11) 又如:练肆(染坊)

    (12) 通“柬”。选择

    既不能昭练贤鄙。——《潜夫论·本政》

    名词

    (1) 洁白的熟绢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左传·襄公三年》

    文绣素练。——《墨子·节葬下》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

    (2) 又如:江白如练;练文(形容澄澈的波纹。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3) 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鲁大夫练而床,礼邪?——《荀子·子道》

    (4) 又如:练主(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藏于祖庙以供奏祀);练冠(丧祭所戴的冠);练衣(丧祭时所穿的衣)

    (5) 水名 。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6) 通“链”。链子

    如锁上练。——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姓

    形容词

    (1) 白,素色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淮南子·说林训》

    (2) 又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3) 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 又如: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练才(文才练达);练甲(精兵)

    英文翻译

    to practice, drill, exercise, t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li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