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戈

cāo gē [ cao ge]
注音 ㄘㄠ ㄍㄜ

词语释义

执戈。拿起武器。 引申为交战。 喻相互攻击。

词语解释

  1. 执戈。拿起武器。

    《列子·周穆王》:“操戈逐儒生。” 唐 符载 《愁赋》:“ 伏波 据鞍而骨惊, 定远 操戈而涕激。” 明 张居正 《乞恩守制疏》:“皇上如不以臣为不肖,外则操戈执鋭,宣力於疆埸,内则荷橐持筹,预议於帷幄。”

  2. 引申为交战。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上引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间起侵陵缘互市,终修和好悔操戈。”

  3. 喻相互攻击。

    明 尹耕 《秋兴》诗:“推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左氏》后出,博士嚣然, 向 歆 以父子相难, 何 郑 则弟子操戈,门户逈分,渺难合併。”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乃以空论相操戈,儒林道学遂分科。”

引证解释

⒈ 执戈。拿起武器。

《列子·周穆王》:“操戈逐儒生。”
唐符载《愁赋》:“伏波据鞍而骨惊, 定远操戈而涕激。”
明张居正《乞恩守制疏》:“皇上如不以臣为不肖,外则操戈执鋭,宣力於疆埸,内则荷橐持筹,预议於帷幄。”

⒉ 引申为交战。

沉涛《瑟榭丛谈》卷上引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间起侵陵缘互市,终修和好悔操戈。”

⒊ 喻相互攻击。

明尹耕《秋兴》诗:“推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左氏》后出,博士嚣然, 向歆以父子相难, 何郑则弟子操戈,门户逈分,渺难合併。”
高燮《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乃以空论相操戈,儒林道学遂分科。”

操戈的国语词典

执戈。

如:「同室操戈」、「入室操戈」。

操戈的网络释义

操戈

  • 操戈,汉语词汇。
  • 拼音:cāogē
  • 释义:1、拿起武器,2、引申为交战。3、喻相互攻击。
  • 操戈造句

    他提出这些观点,正如入室操戈,驳得对方体无完肤。
    运甓操戈,韬光晦迹,画檀山庄七日的筹谋,就待这一刻决出胜负,柳枫怎堪前功尽弃?转头睇视朱友贞,疾首蹙额。
    为了争夺遗产,几个兄弟姐妹竟然同室操戈,告上了法院。
    我真想象不到这些儿女们在他们那垂死的老父亲面前互相攻击,同室操戈。
    你们同室操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日军侵华时,蒋介石不但不抗日,反而入室操戈,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日军侵华时,蒋介石不但不抗日,却入室操戈,受到全国人民的唾弃。
    益州物阜民丰沃野千里,人丁茂盛,只是数百年未经战乱,百姓两手只握锄头,不能操戈久矣。
    兄弟相残,人间最惨烈之事。这场仗没有赢家,当我们操戈对立的时候,就都已经是输家——阴谋者固然可恨,贪婪者也同样不可饶恕。
    未几,两军合战,公操戈身先士卒,大呼陷阵,士气争奋,追奔逐北,斩馘不可胜纪。
    他这是入室操戈,空手进入屋子,却用屋内球棒打伤了主人。
    某因追求所省,渠所论难处,皆是操戈入室,俱从源头体认来,所以好说话。
    这帮强盗有时候巧取豪夺,有时候就入室操戈,总之没干过什么好事。
    公不协心戮力,为社稷卫,而同室操戈,此袁谭兄弟卒并于曹瞒也。
    他口若悬河,入室操戈,一下就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如果这一观点不被接受,那么,世界上省下来的全部税款也不足以防止全体国民相互反目,同室操戈。
    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同室操戈矣。
    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兄弟同室操戈,也不怕人家笑话。
    他评论论文时,往往入室操戈,以对方的观点来指陈对方的缺失。
    他都有胃口品尝,甚至龙虾刺身苏荃他也接过盘盏,举箸操戈,大快朵颐。

    汉字详情

    cāo [cao]
    部首: 330
    笔画: 16
    五笔: RKK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RRD
    四角: 560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2) 同本义

    操,把持也。——《说文》

    操右契。——《礼记·曲礼》

    不学操缦。——《礼记·学记》

    盖以操之为巳蹙矣。——《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操蛇之神闻之。——《列子·汤问》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可操左券;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操刀(持刀;执刀)

    (4) 引申为掌握

    操杀生之柄。——《韩非子·定法》

    (5) 又如:操券(有把握成功);操总(掌握要领)

    (6)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说话 。如:操广东话;操日语

    (7) 驾驶 。如:操舟(驾驶船舶);操船

    (8) 从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操职(任事);操切从事(做事急躁)

    (10) 做,行动 。如:操办

    (11) 操练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

    (12) 又如:出操(出去操练)

    (13) 弹奏

    (孔明)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三国演义》

    (14) 又如:操琴;操鼓;操弦(弹奏)

    名词

    (1) 品行;德行

    夫何执操之不固。——《楚辞·谬谏》。注:“志也。”

    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

    (2) 又如:操尚(品行志节);操学(操行与学问)

    英文翻译

    conduct, run, control,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c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1 chau5 [梅县腔]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cau5 [东莞腔] cau1 [陆丰腔] cau1 [客英字典] cau1 [沙头角腔] c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宝安腔] cau1 | cau5
    ◎ 潮州话:cao1(tshau) c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刀平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cau
    [ge]
    部首: 412
    笔画: 4
    五笔: AGNT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
    四角: 5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6) 战争;战乱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英文翻译

    halberd, spear, lance; rad. 62

    方言集汇

    ◎ 粤语:gwo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o1 [东莞腔] go1 [梅县腔] ko1 [宝安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海陆丰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 潮州话: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uakwai

    操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