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鼙

lèi pí [ lei pi]
注音 ㄌㄟˊ ㄆ一ˊ

词语释义

1.亦作"攂鼙"。 2.击鼓。

词语解释

  1. 亦作“攂鼙”。击鼓。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诗:“攂鼙乾霹靂,斜汉湿蟾蜍。”一本作“ 櫑鞞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攂鼙”。击鼓。一本作“櫑鞞”。

唐贾岛《寄李輈侍郎》诗:“攂鼙乾霹靂,斜汉湿蟾蜍。”

擂鼙的网络释义

擂鼙

  • 擂鼙,亦作“攂鼙”。 击鼓。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
  • 汉字详情

    léi,lèi [lei]
    部首: 330
    笔画: 16
    五笔: RFL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MBW
    四角: 51061

    详细解释

    léi

    动词

    (1) (形声。从手,雷声。( léi)本义:研磨)

    (2) 同本义 。如:擂捶(研物之锤)

    (3) 敲打 。如:擂他一拳;用拳头在桌上轻轻擂了一下;擂鼓(急击鼓);擂鼙(击鼓);擂鼓筛锣(打鼓打锣);擂盘珠(比喻初来的婢仆)

    (4) 〈方〉∶催促 。如:擂进度;擂任务

    (5) 另见 lèi

    lèi

    名词

    (1) 擂台 。如:打擂

    (2) 另见 léi

    英文翻译

    rub, grind; grind with a mortar and pestle; tritu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4
    ◎ 客家话:[梅县腔] lui1 lui2 [海陆丰腔] lui2 [客英字典] lui3 lui5 lui2 [宝安腔] lui2 | lui3 [客语拼音字汇] lui2 [沙头角腔] lui2 [台湾四县腔] lui2 [陆丰腔] lui3

    宋本广韵

    [pi]
    部首: 1301
    笔画: 21
    五笔: FKUF
    五行:
    仓颉: GEHW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3) 小鼓 。如:鼙鼓(小鼓与大鼓)

    英文翻译

    drum carried on horse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pi2 [客英字典] bi1 pi2 [梅县腔] bi1 pi2 [台湾四县腔] bi1 pi2
    ◎ 潮州话:b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部迷齊開平聲開口四等bʰieibe/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