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

chè sù [ che su]
注音 ㄔㄜˋ ㄙ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撤诉 chèsù

(1) 指民事诉讼原告人或刑事诉讼起诉人请求停止对案件的起诉

nolle prosequi;drop a lawsuit;withdraw an accusation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nolle prosequi;drop a lawsuit;withdraw an accusation] 指民事诉讼原告人或刑事诉讼起诉人请求停止对案件的起诉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撤诉的网络释义

撤诉

  •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 撤诉造句

    爱妻心切的丽水龙泉男子起诉离婚又撤诉;当地法院称类似诉讼案件已累计几十起。
    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撤诉了,这是一个几近完美的结局。
    文章最后对按撤诉处理制度与缺席判决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我们民事撤诉制度更为和谐的运行。
    作为撤诉的条件,法庭责令他参加父母学习班,奥康纳说。但是他的律师试图修改这项法令,因为他的孩子都死了,这个法令目前显得太惨了。
    只要提供有关文件,这个诉讼案可以撤诉。
    因此,科学合理的民事撤诉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处分权,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
    别我希望你撤诉,否则这些文件将被公诸于众。
    该起案件被移交至基辅市商业法庭并定于本月初进行听证会之后,这一撤诉决定很快就下来了。
    现在是检察院撤诉了,感觉还是不清不楚。
    而更令他愤怒的是,打人者妻子曾致电给他要求撤诉,并扬言“有钱照样能把人放出来”。
    法院应该对撤诉享有实质的否决权。
    夫妻俩为了这事吵上了,没想到,李丽还去法院起诉离婚,而当陈刚也同意离时,她又说自己只是吓吓老公,向法院提出撤诉。
    而被判撤诉的说法完全是行外话,因为该问题属于程序问题,法院下的一般是裁定书,涉及实体才会下判决书。
    淮北市相山区法院审监庭一位单姓法官告诉记者,该案目前已进入再审程序,但原告昌平公司提出撤诉,按照法律规定,允许昌平公司撤诉。
    她在狱中呆了两天,随后该案撤诉,这是因为她还处在妊娠中三个月阶段,毕竟爱荷华州非法堕胎法在妊娠末三个月才开始生效。
    日前,盐城东台市头灶镇一位建筑企业的老总给本报来信,讲述了自己被东台市公检法等部门审讯起诉判刑、被盐城中院驳回重审以及东台检察院撤诉的经过。
    棉棉的律师孙景伟表示,棉棉仍在等待法庭的答复,截至周一仍未撤诉。

    汉字详情

    chè [che]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YC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BK
    四角: 58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chè)声。本义:撤去)

    (2) 同本义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撤酒席;撤火(撤去炉火);撤帘(帝制时代,由太后代天子执政,叫垂帘。还政天子,称撤帘);撤案(撤去餐具)

    (4) 除去 。如:撤点(撤消手工业和商业网点);撤毁,撤坏(拆毁)

    (5) 解雇;免职 。如:撤调(撤职调离);撤免(撤消;免去)

    (6) 撤回,使退出

    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阎典史传》

    (7) 又如:撤备(撤去守备的军队);撤警(撤去警备的军队)

    (8) 减少 。如:撤味儿;把火撤小点

    英文翻译

    omit; remove; with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cit3
    ◎ 客家话:[宝安腔] cet8 [客英字典] chet8 [海陆丰腔] chat8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ced5 [东莞腔] cet8 [梅县腔] chat7 [台湾四县腔] cat8 [陆丰腔] ch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driet/dyetɖʰĭɛt
    [su]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RYY
    五行:
    仓颉: IVHMY
    四角: 327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2) 同本义

    诉,告也。——《说文》

    负孝公之周愬天子。——《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必东愬于齐。——《战国策·齐策》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起诉;上诉;公诉;诉呈(诉状);诉权(起诉和诉原的权利);诉辩(申诉并辩白);诉牒(诉状);诉告(上诉;告状)

    (4) 告诉,说给人听

    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三国演义》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与并肩携长,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诉怨(对人诉说怨愤之情);诉长道短(原原本本地向人诉说);诉事(陈诉事情);诉屈(申诉冤屈);诉言(诉说)

    (6) 求,求助 。如:诉诸武力

    (7) 有事实根据地说人坏话。通“愬

    取货于宣伯而诉公于 晋侯。——《左传·成公十六年》

    公伯寮愬 子路于 季孙——《论语·宪问》

    英文翻译

    accuse; sue; inform; nar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宋本广韵

    撤诉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