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拆毁。
《三国志·吴志·潘濬传》“进封 刘阳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数射雉, 濬 諫 权 …… 濬 出,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宋书·王玄谟传》:“初围城,城内多茅屋,众求以火箭烧之, 玄謨 恐损亡军实,不从。城中即撤坏之,空地以为窟室。”
引证解释
⒈ 拆毁。
引《三国志·吴志·潘濬传》“进封刘阳侯” 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权数射雉, 濬諫权 …… 濬出,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
《宋书·王玄谟传》:“初围城,城内多茅屋,众求以火箭烧之, 玄謨恐损亡军实,不从。城中即撤坏之,空地以为窟室。”
撤坏的网络释义
撤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声。本义:撤去)(2) 同本义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撤酒席;撤火(撤去炉火);撤帘(帝制时代,由太后代天子执政,叫垂帘。还政天子,称撤帘);撤案(撤去餐具)
(4) 除去 。如:撤点(撤消手工业和商业网点);撤毁,撤坏(拆毁)
(5) 解雇;免职 。如:撤调(撤职调离);撤免(撤消;免去)
(6) 撤回,使退出
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阎典史传》
(7) 又如:撤备(撤去守备的军队);撤警(撤去警备的军队)
(8) 减少 。如:撤味儿;把火撤小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cet8 [客英字典] chet8 [海陆丰腔] chat8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ced5 [东莞腔] cet8 [梅县腔] chat7 [台湾四县腔] cat8 [陆丰腔] ch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轍 | 直列 | 澄 | 薛B開 | 入聲 | 屑 | 開口三等 | 仙B | 山 | driet/dyet | ɖʰĭɛ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褱(
)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 ,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2) 同本义
坏,败也。——《说文》。按,当训毁也。
坏,毁也。——《尔雅·释诂》
坠坏城郭。——《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
大室之屋坏。——《左传·文公十三年》
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论衡·佚文》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室坏不修。——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坏山(倒塌的山);坏决(倒塌;破败);坏溃(坍塌);坏压(坍塌);坏裂(崩溃);坏颓(崩毁)
(4) 破坏;毁坏
门坏。——《资治通鉴·唐纪》
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左传·成公十年》
有基无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5) 又如:坏舛(毁坏错乱);坏乱(败坏错乱);坏乱(败坏;混乱);坏废(败坏;废弛)
(6) 衰亡
诸侯贰则晋国坏,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王室之不坏。——《左传·襄公十四年》
(7) 又如:坏微(衰败);坏灭(毁灭;磨灭)
(8) 变质;变得不好或有害
譬彼坏木。——《诗·小雅·小弁》
(9) 又如:坏烂(腐烂;变质);坏腹(泻肚)
(10) 杀害 。如:坏命(丧命)
(11) 破费,花钱 。如:坏钞(坏钱。破费钱财)
(12) 战败
擂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军退走。——《三国志·吴志》
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13) 坏事,指官员被革职、查办
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用。——《红楼梦》
形容词
不好;恶劣。与“好”相对(古汉语中无不好之意) 。如:坏包(坏蛋);坏坯子(方言。坏人,坏蛋);坏念头;坏主意;坏名声的人
名词
(1) 坏分子的简称
(2) 坏主意,坏手法 。如:我知道是谁使的坏;这家伙一肚子坏
副词
非常 ——放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乐坏了;累坏了;吓坏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puê1 hua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