撝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掠夺。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赋敛如撝夺,诛僇如仇讐。” 吴则虞 集释引 苏时学 曰:“撝夺,犹攘夺也。”
引证解释
⒈ 犹掠夺。
引《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赋敛如撝夺,诛僇如仇讐。”
吴则虞集释引苏时学曰:“撝夺,犹攘夺也。”
撝夺的网络释义
撝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裂开
撝, 裂也。——《说文》
撝谦。——《易·谦》。马注:“犹离也。”
撝国君者华之。——《礼记·曲礼》。注:“中裂之也。”
撝完羝,伪介鲜。——《后汉书·马融传》
(2) 指挥。后作“挥”
庄王亲自手旌,左右撝军,退舍七里。——《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拱揖指撝,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淮南子·兵略》
(3) 又如:挥军(指挥军队)
(4) 挥动
谁与冰轮撝玉斧,恰好今宵圆足。——宋· 程公许《念奴娇·中秋玩月》
(5) 又如:撝戈反日(执戈挥动,使太阳为之反行。后用以赞扬坚强勇敢的战士能排除万难,扭转乾坤,转败为胜);撝叱(挥斥);撝呵(挥斥)
形容词
谦让。诚挚和谦逊的 。如:撝挹(谦逊。也作撝抑);撝损(谦逊);撝卑(谦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