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

sā lā zú [ sa la zu]
注音 ㄙㄚ ㄌㄚ ㄗㄨˊ

词语释义

撒拉族 Sālāzú

(1)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和甘肃

the Salar(Sala) nationality

词语解释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史称“沙喇簇”、“撒喇”、“撒拉回”等。由 元 代迁入 青海 的 中亚 撒马尔罕 人与周围 藏 、 回 、 汉 、 蒙古 等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分布于 青海 循化 、 化隆 和 甘肃 临夏 一带。约七万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史称“沙喇簇”、“撒喇”、“撒拉回”等。由元代迁入青海的中亚撒马尔罕人与周围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分布于青海循化、化隆和甘肃临夏一带。约七万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撒拉族的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先民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一带迁来,后来融合了藏、汉、回族而成今日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甘肃省、新疆省一带。人口约八万七千。社会为父系社会,家庭主权一般掌握在男子手中。经济以农业为主。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察合台语支多兼通汉语,部分会藏语。文字使用汉字。信仰回教。

撒拉族的网络释义

撒拉族

  •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也有人认为属于撒鲁尔方言,无文字,通用汉文。
  • 撒拉族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总人口数为130607人。
  • 伊斯兰教是撒拉族的主要信仰,所以,宗教对其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深的影响。
  • 撒拉族的翻译

    英语: Salar ethnic group of Qinghai province
    德语: Salar
    法语: Salar (ethnie)​

    撒拉族造句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青海省撒拉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什么是撒拉族商业文化,它形成的环境是什么,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将一一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目的了解撒拉族近亲婚配及后代的健康状况。
    由于历史的变迁,一些古建筑遭到了损害,民间艺人也廖若星辰,撒拉族文化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险,挖掘和发展撒拉族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目的研究撒拉族人群的肤纹参数。
    实际上,花儿的传统并不局限于回族,保安族,撒拉族以及汉族,还有那里的藏族和蒙古族都有花儿的传统。
    循化是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
    本文在初步阐述撒拉族民间音乐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分析论述了撒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旋律型态及调式。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土族、撒拉族中也实行了土司制度。
    这些来自青海循化的汉回撒拉族农民,在马步芳的强力驱使下,在阿訇们的精神控制下,组成循化上四工民团,进行了简单训练,随时参战。
    撒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区。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撒拉族近亲和非近亲婚配的遗传效应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遗传分析。
    在回族、撒拉族聚集的东部农业区办女子中学或女童班;
    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海外的撒拉族研究工作虽然由来已久,然而进展缓慢。
    同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国家法制一统的背景下,撒拉族习惯法体现了通过谋求与国家法的契合而寻求正式制度支持的趋势。
    街子清真寺是撒拉族的祖寺,也是青海省的第二大清真寺。
    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回族、撒拉族、藏族等民族个案的研究,探讨了西北各民族族际交流的形式与族际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涵化现象。
    在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
    本文根据对撒鲁尔王朝的研究,提出了十三世纪中国撒拉族先民来自该王朝的撒鲁尔人的假设。

    汉字详情

    sā,sǎ [sa]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AE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TBK
    四角: 58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抛开;放开

    说着先就撒马前去。——《红楼梦》

    (2) 又如:撒开(张开,放开;撇开,散开);撒口(放松口气);撒开鸭子(放开腿脚);撒步(放开脚步);撒鸭子(放开脚步快走);撒花开顶(头破血流);撒嘴(松开口);撒脱(洒脱);撒撇(撒开;回避)

    (3) 松动;脱落 。如:大秋一过,我们就把牛、羊、猪都撒了,让它们自己去找食

    (4) 放;排泄

    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水浒全传》

    (5) 又如:撒溲(小便);小孩把尿撒得到处都是

    (6) 耍;故意施展、表现。如:撒风(做出疯癫放纵的样子);撒科(打诨;打趣);撒拗(撒赖);撒沁(信口胡说,寻开心);撒顽(撒野,耍闹;撒赖);撒吞(装聋作哑,装傻);撒诈捣虚(虚诈欺人);撒极(撒泼)

    (7) 甩开,舍弃 。如:撒拉溜侈(糟踏浪费);撒星(四散;星散);撒决(决裂);撒放(丢放);撒漫(抛弃;断送)

    (8) 摆放 。如:撒大躺线儿(放长线;作长远规划)

    (9) 塞;系

    那孙大圣早已知二魔化在葫芦里面,却将他紧紧拴扣停当,撒在腰间。——《西游记》

    (10) 弯着

    和尚见他的兵器被人吃住了,咬住牙,撒着腰,往后一拽。——《儿女英雄传》

    (11) 结成

    你也见过一个千金小姐和强盗撒对儿的么?——《儿女英雄传》

    (12) 离 。如:撒开(脱身);撒决(决裂)

    (13) 姓

    (14)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散声。字本从米,殺声。本义:散布)

    (2) 同本义

    撒,散之也。——《集韵》

    星如撒沙出。——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3) 又如:撒帐(旧婚俗。夫妻对拜后即坐于床上,由专人撒金钱、瓜子和红枣,表示多子多孙);撒漫(大手大脚,大方);撒泼(抛撒;撒落);撒枯(散布干肥);撒星(散布的火星)

    (4) 散落,洒下 。如: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讨索或抢劫得来的钱财);撒和(撒货。给牲口喂草料;以饮食款待人;评定;游荡)

    (5) 只把脚尖伸进鞋内,拖着走 。如:撒拉(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撒鞋(拖鞋)

    (6) 插;塞进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西游记》

    (7) 另见

    英文翻译

    release, cast away, let go; disperse; relax

    方言集汇

    ◎ 粤语:saat3
    ◎ 客家话:[梅县腔] sat7 sot7 [客英字典] sat7 sot7 [陆丰腔] sat8 [客语拼音字汇] sa3 vai4 ve4 [宝安腔] sat7 [海陆丰腔] sat7 [沙头角腔] sot7 [东莞腔] sat7 [台湾四县腔] sat7
    ◎ 潮州话:sag4 s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割入聲開口一等satsɑt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GU

    英文翻译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
    [zu]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SOOK
    四角: 08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a family clan, ethnic group,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木屋一入聲開口一等dzʰukzuk/dz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