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手

liào shǒu [ liao shou]
注音 ㄌ一ㄠˋ ㄕㄡˇ

词语释义

撂手 liàoshǒu

(1) 作罢;丢开不管

撂手甩袖
wash one's hands of the matter; throw up (one's job)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wash one's hands of the matter; throw up (one's job)] 作罢;丢开不管撂手甩袖 【词语】:撂手 【注音】:liào shǒu 【释义】:不继续做下去;丢开:~不管ㄧ事情没有完,哪能就~?

撂手的国语词典

放手,丢开不管。

如:「我已决定撂手不管此事。」

撂手的网络释义

撂手

  • 撂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iào shǒu,指不继续做下去。
  • 撂手造句

    这名负责人称,任务完不成责任主要在工人,“是她们自己拖拉,撂手不干,现在生产线上还有一堆半成品,厂里的损失谁负责?”。
    讨论渐入佳境,司机小张却撂手不干了。
    殊不知一年以后,老板突然变脸,撂手不管了。
    住在新世纪市场附近的王先生对市场发生的这种变化很不满,他希望不要为了创卫而创卫,检查后就撂手不管了。
    黄革卫吃力地摆撂手说“别管我,快抓住歹徒……”。
    又过了一会儿,一把手明显表现出不耐烦,他一撂手中的鱼竿抽起了闷烟。

    汉字详情

    liào [liao]
    部首: 330
    笔画: 14
    五笔: RLTK
    五行:
    仓颉: QWHR
    四角: 56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略声。本义:撇开,搁下,丢开)

    (2) 同本义

    难道我上学去,撂得你们冷清了不成?——《红楼梦》

    (3) 放,丢

    我的东西还没处撂呢?——《红楼梦》

    (4) 又如:撂担子(丢下担子);撂过手(放过不问);撂开手(分手;撒手不管);撩东挝西(乱拉乱扔)

    (5) 放倒。指死去或打死的意思 。如:撂倒(枪击而倒)

    (6) 超越。把别人抛在后面 。如:撂过(赶过;超过)

    (7) 摔倒,弄倒 。如:用右手轻轻一撂,小子就跌倒了;撂跤(摔交)

    英文翻译

    put down, put aside; drop

    方言集汇

    ◎ 粤语:li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ok8 [台湾四县腔] liok8 liau5 [海陆丰腔] liok8 liau5
    ◎ 潮州话:liag8(liâk) [潮阳]li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離灼藥開入聲開口三等liaklĭak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