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降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成语用法
摧坚殪敌作谓语、定语;指破敌深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先祖于摧。——《诗·大雅·云汉》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摧折(折断毁坏);摧剥(摧折剥落);摧烧(折断而投于火中烧毁)
(4) 摧毁,破坏,毁坏
列缺霹雳,上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摧坚(攻破敌人的坚锐部队);摧坚斩敌(破阵杀敌);摧破(摧陷攻破);摧逼(摧残)
(6) 挫败
折锐摧矜。——《楚辞·忧苦》。注:“挫也。”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贫弱。——《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摧屈受挫而屈服;摧辱(挫折羞辱);摧败(击破;打败);摧锋(挫败敌军的锐气);摧锋陷阵(破敌深入)
(8) 倒塌;崩裂 。如:地崩山摧壮士死;天摧地塌;摧塌(倒塌)
(9) 悲痛,哀伤
阿母大悲摧。——《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又如:摧心(痛心。非常悲痛);摧怆(伤心);摧圮(伤痛之极);摧裂(极言悲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i1 [陆丰腔] cui1 [客英字典] cui1 [宝安腔] cui1 [梅县腔] cui1 [台湾四县腔] cui1 [海陆丰腔] c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摧 | 昨回 | 從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蟹 | 灰 | dzʰuɒi | zuai/dzuo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臤(
),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2)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坚,刚也。——《说文》
坚,坚土也。——《广雅》
四为壤五,为坚三。——《九章算术·穿地》
铠甲不坚。——《韩非子·五蠹》
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战国策·燕策》
非不坚利。——《孟子·公孙丑下》
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砚冰坚。——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坚瓠(坚厚而实心的葫芦。不可剖以盛物,因喻无用的东西);坚冰(多以喻积过成祸,困难重重);坚顽(极其坚硬);坚确(坚硬);坚滑(坚硬滑溜);坚润(坚硬而润泽)
(4) 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
坚,强也。——《广雅》
坚穷廉直。——《吕氏春秋·审分》
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难势》
坚闭门而不出。——《庄子·天运》
(5) 又如:坚巧(牢固而精巧);坚城(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坚勚(结实);坚壁(坚固的墙壁或营垒;坚守壁垒)
(6) 饱满
其谷不坚。——《吕氏春秋·贵信》
(7) 又如:坚成(结实;成熟)
(8) 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9) 又如:坚凝(坚定;坚强;紧凑简练);坚确(心志坚定;土质坚固);坚劲(强而有力;意志坚强不变);坚心(坚定的心志)
(10) 牢靠,稳定
坚致为上。——《淮南子·时则》。注:“功,牢也。”
(11) 又如:坚心(一心);坚附(安定,牢固附着);坚卧(按兵不动)
(12) 固执
二曰行辟而坚。——《荀子·宥坐》
小敌之坚。(坚,硬拼。)——《孙子·谋攻》
(13) 又如:坚意(执意,决心);坚卧(坚不出仕,隐居);坚秉(坚持);坚僻(固执怪僻)
名词
(1) 坚固的东西
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2) 要塞,堡垒 。如:攻坚
动词
加固,使坚固 。如:坚精(固精壮阳);坚白(坚守贞节);坚营(加固营垒)
副词
坚持;固执 。如:坚卧烟霞(隐居的意思);坚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n1 gien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歺
,壹声。歹,剔肉残剩的骨头,与“死”有关。本义:死)(2) 同本义
暴逆并殪,以渐冰消。——《三国演义》
(3) 又如:殪没(死亡)
(4) 杀死
左骖殪兮右刃伤。——《楚辞·九歌》
殪,杀也。——《字汇》
王乃大命文王殪戎 殷。——《书·康诰》
殪此大兕。——《诗·大雅·吉日》。传:“殪,壹发而死。”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注:“一发而死曰殪。”
蓺殪仆。——《汉书·司马相如传》
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殪一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殪敌(将敌人致于死地);殪仆(杀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5 [台湾四县腔] ji5 jit7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rit7 [客语拼音字汇] yid5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翳 | 於計 | 影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qeh/ey | ʔie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啇( )声。本义:匹敌;对等)(2)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名词
(1) 仇敌;敌人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頢 | 下刮 | 匣 | 黠合 | 入聲 | 黠 | 合口二等 | 刪 | 山 | ghruat/hoat | ɣw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