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唆
词语释义
搬唆
(1) 搬弄是非;调唆怂恿(多见于早期白话)
词语解释
搬嘴调唆,挑拨。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公婆利害犹自可,怎当姆姆与姑姑?我若略略开得口,便去搬唆与舅姑。”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我今到父王面前,搬唆几句言语,捻他去了,却不好哩。”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是非》:“恨只恨搬唆的贼,我无端错听了他。”
引证解释
⒈ 搬嘴调唆,挑拨。
引《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公婆利害犹自可,怎当姆姆与姑姑?我若略略开得口,便去搬唆与舅姑。”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我今到父王面前,搬唆几句言语,捻他去了,却不好哩。”
明冯梦龙《挂枝儿·是非》:“恨只恨搬唆的贼,我无端错听了他。”
搬唆的国语词典
调唆、拨弄是非。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我今到父王面前,搬唆几句言语,撚他去了,却不好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我若略略开得口,便去搬唆与舅姑。」也作「搬挑」。
搬唆的网络释义
搬唆
搬唆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般声。本义:挪动)
(2) 同本义
师见僧搬土次,乃以一块土放僧担上。——《五灯会元·文益禅师》
(3) 又如: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把货物搬走;他早就搬走了;搬场(迁居)
(4) 套用,移用 。如:生搬硬套
(5) 搬请;求助 。如:搬兵
(6) 挑拨 。如:搬是非,造谣言;搬嘴(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
(7) 扮演 。如:搬唱(扮唱,演戏);搬戏(演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ban1 [梅县腔] ban1 [沙头角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陆丰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东莞腔] ban1 [海陆丰腔] b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本义:怂恿人做坏事) (2) 同本义 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西游记》 (3) 又如:唆讼(教唆诉讼的简称);唆教(挑拨;唆弄);唆掇(撺掇;怂恿);唆犯(调唆;撺掇);唆哄(教唆哄骗);唆激(教唆挑动);唆冷(挑拨,使疏远、冷漠);唆说(挑拨);唆送(挑拨;教唆);唆诱(挑动诈骗);唆摆(调唆摆布);唆嘴(摆弄口舌);唆拨(教唆挑拨);唆诈(教唆哄骗);唆毒(狠毒地挑拨);唆令(唆使) (4) 〈方〉∶用嘴吮吸 吃剩的桃核他也舍不得扔,又用嘴唆了一遍 (5) 犹噀。喷 被先生咬破中指,向西唆了,狂风起,楚兵三人都在阵中。——《七国春秋平话》 (6) 〈方〉∶咬。谓将口凑近 吴妈重复又唆着耳根叮嘱了她一番话。—— 方光焘《疟疾》 英文翻译make mischief, incite, instigate
方言集汇◎ 粤语:s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so2 [梅县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so2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o1 [东莞腔] so1 ◎ 潮州话:so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