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聚集 。如:搜斥(广为积聚)
(2) 搜索;搜查
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方言二》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3) 又如:搜弊(搜查弊端,弄清欺诈行为);搜猜(搜查,搜寻);搜筒(搜检,搜查);搜看(搜索检查,搜查);搜阅(搜查,查看);搜山煮海(严密搜查各个角落);搜伏(搜索隐伏之敌);搜刷(搜索)
(4) 从事搜劫和掠夺 。如:遍搜她的书桌,拼命地寻找书写的材料
(5) 寻求
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 汉魏至于 齐梁,并加搜采。——《梁书·孔休源传》
(6) 又如:搜剔(搜寻,寻找);搜遗(寻找、检查遗漏之处);搜须捉虱(竭力搜寻);搜刷(搜捕,清查);搜才(寻求贤才);搜句(寻求佳句);搜抉(搜求选择);搜吟(寻觅诗句);搜拔(寻求选拔);搜奇;搜采
(7) 检查,检点
不肯搜自己狂为,只待要觅别人破绽。——《西厢记》
(8) 选择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世说新语》
(9) 挖,掏
着这逼绰刀子搜开这墙阿,磕掉我靠倒这墙。——《珠砂担》
(10) 打猎
春振旅以搜。——《汉书》
(11) 消除,清除。通“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eu1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eu1 [东莞腔] sau1 [客英字典] seu1 sau1 [陆丰腔] seu1 [梅县腔] seu1 [宝安腔] siu1 [海陆丰腔] se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 同本义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4) 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6) 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8) 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 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17)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18)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20) 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21)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22) 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23)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24) 执持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25) 退避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27) 选用 。如:引贤(选用贤才) (28) 吸引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29)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30) 辞职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31) 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32)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33) 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34)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35) 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36) 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词 (1) 引车前行的皮带 縣縣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周礼·大司徒》 (2) 卷首语;序言 。如:小引 (3) 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马融《长笛赋》 (4)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5) 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6) 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 (7) 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形容词 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 量词 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英文翻译to pull, draw out, attract; to stretch
方言集汇◎ 粤语:jan5
◎ 客家话:[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in3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yin3 [海陆丰腔] rin1 rin3 [客英字典] jin3 [东莞腔] jin3 [陆丰腔] jin3 [宝安腔] jin3 [沙头角腔] jin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详细解释动词 (1) 举 与翠叶并擎。——明· 李渔《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擎赍(拿着);擎奇(举,持);擎拳(举拳);众擎易举 (3) 支撑,承受住压力 。如:擎抬(支持);擎鹰走马(形容有钱有势人家逐猎玩乐的奢侈生活);擎天架海(比喻能担当重任);擎天(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4) 执持 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 (5) 拱手 。如:擎拳(拱手);擎跽(拱手跪拜) 英文翻译lift up, hold up, support
方言集汇◎ 粤语:k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2 kiang2 [沙头角腔] kia2 [梅县腔] kia2 kiang2 [客英字典] kiang2 [台湾四县腔] kia2 kiang2 [陆丰腔] kiang3 kia3 [海陆丰腔] kia2 kiang2 [东莞腔] kiang2 [宝安腔] kia2 | kiang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