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搔

sōu sāo [ sou sao]
注音 ㄙㄡ ㄙㄠ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象声词。形容疾速的风声。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形容疾速的风声。

    《隐居通议·诗歌七》引 元 李谦思 《读文山诗作》诗:“须臾赤日减颜色,元云莽晄风搜搔。”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疾速的风声。

《隐居通议·诗歌七》引元李谦思《读文山诗作》诗:“须臾赤日减颜色,元云莽晄风搜搔。”

搜搔的网络释义

搜搔

  • 搜搔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ōusāo,指象声词。形容疾速的风声。
  • 汉字详情

    sōu [sou]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VHC
    五行:
    仓颉: QHX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聚集 。如:搜斥(广为积聚)

    (2) 搜索;搜查

    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方言二》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3) 又如:搜弊(搜查弊端,弄清欺诈行为);搜猜(搜查,搜寻);搜筒(搜检,搜查);搜看(搜索检查,搜查);搜阅(搜查,查看);搜山煮海(严密搜查各个角落);搜伏(搜索隐伏之敌);搜刷(搜索)

    (4) 从事搜劫和掠夺 。如:遍搜她的书桌,拼命地寻找书写的材料

    (5) 寻求

    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 汉魏至于 齐梁,并加搜采。——《梁书·孔休源传》

    (6) 又如:搜剔(搜寻,寻找);搜遗(寻找、检查遗漏之处);搜须捉虱(竭力搜寻);搜刷(搜捕,清查);搜才(寻求贤才);搜句(寻求佳句);搜抉(搜求选择);搜吟(寻觅诗句);搜拔(寻求选拔);搜奇;搜采

    (7) 检查,检点

    不肯搜自己狂为,只待要觅别人破绽。——《西厢记》

    (8) 选择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世说新语》

    (9) 挖,掏

    着这逼绰刀子搜开这墙阿,磕掉我靠倒这墙。——《珠砂担》

    (10) 打猎

    春振旅以搜。——《汉书》

    (11) 消除,清除。通“埽”

    英文翻译

    search, seek;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sa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eu1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eu1 [东莞腔] sau1 [客英字典] seu1 sau1 [陆丰腔] seu1 [梅县腔] seu1 [宝安腔] siu1 [海陆丰腔] s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sāo [sao]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CYJ
    五行:
    仓颉: QEII
    四角: 570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2) 同本义

    搔,括也。——《说文》

    而敬仰搔之。——《礼记·内则》。注:“摩也。”

    足可搔而绝。——《汉书·枚乘传》。集注:“谓抓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又如:搔背(以指甲搔脊背);搔掐(以指甲抓刮);搔扪(爬搔抚摸);搔摸(呵痒);搔首(爬搔头部);搔耙(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

    (4) 通“骚”。骚扰;骚乱

    残贼天下,万民搔动。——《淮南子·兵略训》

    吴起长兵攻取, 楚人搔动,相与泣 悼王。——《盐铁论·非鞅》

    所在搔扰,更为烦苛。——《三国志·陆凯传》

    (5) 又如:搔动(骚动;扰乱);搔扰(动乱不安,扰乱);搔搔(忧虑的样子)

    英文翻译

    to scr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sou1
    ◎ 客家话:[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宝安腔] sau1 | zau3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o1 zau3 [海陆丰腔] zau3 sau1 [客英字典] sau1 [台湾四县腔] zau3 sau1
    ◎ 潮州话:s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蘇遭平聲開口一等sausieu

    搜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