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麻

cuō má [cuo ma]

词语释义

搓麻即打麻将。由于四川、重庆一带的方言中将打完一局后混合麻将的这个动作说成"搓",因此而得此词。 搓麻在有的地方是表示一种农事活动,即搓麻绳。在重庆和四川某些农村,农民将青麻搓裹成麻绳,用于日常生活中捆扎物品。从事这一活动,也简称搓麻。

搓麻造句

当民警冲上二楼时,里面已是乌烟瘴气,云烟缭绕,有七、八个人正在忙着搓麻将、付赌资,完全无视上楼的便衣人员。
秋未冬初,农村的妇女都兴做布鞋,搓麻绳,纳鞋底,妈妈希望我学,可是我坚决不学,我说社会进步了,我以后买鞋穿,妈妈无可奈何。
回到家中,一切没有变化,老爷子依旧喜欢到外边去搓麻将,自家院子中只有永远摇头摆尾的大黄狗。
四川人重阳节指南:去青城登高望远,去峨眉烧香拜佛,去宜宾喝五粮液,去成都感受地铁,再到春熙路看美女,最后回家搓麻将。哎呀!生活硬是不摆老!
一屋子美女在搓麻将,突然翼虫出现在门口,大喝一声:我今天要来个堵住笼子捉鸡一个也跑不了。
不要学人搓麻将。折磨身心的事情不要做。
但“织”,也只是搓麻纺纱而已,真正织成布匹还得靠机匠。
本报讯国庆长假在家,和亲友搓搓麻将,不料竟突发脑溢血猝死。
春季周末生活改革方向:杜绝家宅,提倡交流;拒绝网游,建议春游;放弃烟酒,呼吸自由;少搓麻将,户外多走;沐浴春光,行在周末,乐在其中。
因为搓麻将起冲突,一名小伙子竟然持刀捅死了一对夫妻。
搓麻将搓得都驼了背,乃是真正的蹉跎意义的体现。
安排上是男生一个房间女生一个房间,都是大统铺,挤一挤将就一晚就过去了,郑旭光和他一个寝室的马德立、李崇华、高翔等人更是做好了熬夜搓麻将的准备。
两人平时在永康,一次搓麻将时,在电视里看到小区物业撤离,连夜赶来金华作案。
一碟花生下酒,两杯小酒开胃,三两好友相聚,四人搓麻不累,五湖四海之间,六道轮回之内,七荤八素全有,九春三秋时光,十分快活滋味。
观音菩萨言:慢慢拖好好活、一年还有几万多;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少吃盐多吃醋、少搓麻将多散步;按时睡按时起、跳舞跑步健身体。夫妻爱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今日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愿福、禄、寿、喜、财五路神仙都保佑你,祝你好运常伴!
她知道这个时候,顾平一般都会在大酒店,不是陪客人吃饭,就是找几个人搓麻。
他的表情也很是凝重,他又问我,你确定你没有听搓麻。
对于酗酒抽烟搓麻将等不良习气,我父亲是深恶痛绝。
每晚,新邻居家都会传来阵阵搓麻将的声音,喧哗声不断,吵得她和周围邻居无法入睡。
你这就不懂了吧,真正喜欢打麻将的人,都是打手搓麻将,没有人玩机麻的。

汉字详情

cuō [cuo]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UDA
五行:
仓颉: QTQM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差声。本义:两掌互相摩擦)

(2) 同本义

搓,手搓碎也。——《广韵》

搓,搓挪也。——《康熙字典》

(3) 又如:搓手;搓手顿足(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搓熟的汤团(比喻服服贴贴);搓草绳;搓挪

(4) 把东西放在手心运转 。如:他一手搓着两个铁球

形容词

急迫

填词莺啭切,促轸雁声搓。——袁桷《播州宣抚杨资德》

英文翻译

to rub or roll between the hands

方言集汇

◎ 粤语:caai1 co1
◎ 客家话:[东莞腔] co1 [海陆丰腔] co5 cai3 [梅县腔] cai1 co1 [台湾四县腔] co5 cai3 [客英字典] cai1 co1 co2 [宝安腔] cai1 co1 [客语拼音字汇] cai1 co1
◎ 潮州话:ca1 so1(tsha so)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何平聲開口一等tsʰɑcha/ca
[ma]
部首: 1103
笔画: 11
五笔: YSS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D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广( yǎn),从林( 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 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名词

(1) 麻的茎皮纤维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 古代丧服中的麻带 。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 芝麻 。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医对麻疹的简称 。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 麻醉 。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 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形容词

(1) 形容众多,混乱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 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 带细碎斑点的 。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动词

(1) 穿丧服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 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 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 。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 姓

英文翻译

hemp, jute, flax; ses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2 [客英字典] ma2 [沙头角腔] ma2 [陆丰腔] ma3 [台湾四县腔] ma2 [客语拼音字汇] ma2 [东莞腔] ma2 [梅县腔] ma2 [宝安腔] m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霞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mamra/mea

搓麻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