搐鼻

chù bí [ chu bi]
注音 ㄔㄨˋ ㄅ一ˊ

词语释义

抽动鼻孔。 中医外治有搐鼻法﹐用少许药物细末吹入鼻内﹐促使打喷嚏﹐以达开窍目的。

词语解释

  1. 抽动鼻孔。

    宋 苏辙 《香城顺长老真赞引》:“予尝问道於公,以搐鼻为答。予即以偈谢之曰:‘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鎚。’”

  2. 中医外治有搐鼻法,用少许药物细末吹入鼻内,促使打喷嚏,以达开窍目的。

引证解释

⒈ 抽动鼻孔。

宋苏辙《香城顺长老真赞引》:“予尝问道於公,以搐鼻为答。予即以偈谢之曰:‘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鎚。’”

⒉ 中医外治有搐鼻法,用少许药物细末吹入鼻内,促使打喷嚏,以达开窍目的。

搐鼻的网络释义

搐鼻

语出:(1).抽动鼻孔。 宋 苏辙 《香城顺长老真赞引》:“予尝问道於公,以搐鼻为答。予即以偈谢之曰:‘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鎚。’” (2).中医外治有搐鼻法,用少许药物细末吹入鼻内,促使打喷嚏,以达开窍目的。

汉字详情

chù [chu]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YXL
五行:
仓颉: QYVW
四角: 5006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畜声。本义:牵动,抽缩)

(2) 同本义 。如:搐风(惊风。小儿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手脚痉挛);搐鼻(抽动鼻孔)

(3) 束 。如:搐口儿(缚着的袋口)

(4) 退缩

我有刀来你有枪,前前搐搐不成像。——清· 蒲松龄《聊斋俚曲集》

英文翻译

cramp, spasm, convulsion; tw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梅县腔] hiuk7 [宝安腔] hiuk7 [客英字典] hiuk7 [海陆丰腔] hiuk7 [台湾四县腔] h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丑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thriuk/thiukţʰĭuk
[bi]
部首: 1401
笔画: 14
五笔: THL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WML
四角: 26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nose; first; KangXi radical 209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沙头角腔] pi5 [东莞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3 [陆丰腔] p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毗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bʰibjiih/b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