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揜

bó yǎn [ bo yan]
注音 ㄅㄛˊ 一ㄢˇ

词语释义

1.亦作"搏掩"。 2.击人取物。一说,为一种赌博,以博戏取人财物。

词语解释

  1. 亦作“ 搏掩 ”。击人取物。一说,为一种赌博,以博戏取人财物。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元狩 元年,侯 拾 嗣,九年, 元鼎 四年,坐入 上林 谋盗鹿,又搏揜,完为城旦。” 颜师古 注:“搏揜,谓搏击揜袭人而夺其物也。搏字或作博,一曰博,六博也,揜,意钱之属也,皆谓戏而取人财也。”《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姦成富。” 颜师古 注:“搏掩,谓搏击掩袭,取人物者也。” 王先谦 补注:“据《史记》,搏当为博,一説是。”参阅 清 刘宝楠 《愈愚录·搏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搏掩”。击人取物。一说,为一种赌博,以博戏取人财物。参阅清刘宝楠《愈愚录·搏揜》。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元狩元年,侯拾嗣,九年, 元鼎四年,坐入上林谋盗鹿,又搏揜,完为城旦。”
颜师古注:“搏揜,谓搏击揜袭人而夺其物也。搏字或作博,一曰博,六博也,揜,意钱之属也,皆谓戏而取人财也。”
《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姦成富。”
颜师古注:“搏掩,谓搏击掩袭,取人物者也。”
王先谦补注:“据《史记》,搏当为博,一説是。”

搏揜的网络释义

搏揜

  • 博揜
  • bó yǎn
  • ㄅㄛˊ ㄧㄢˇ
  • 词语解释
  • 亦作"博掩"。古代六博、意钱一类的博戏,角胜负以取人财物。泛指赌博。
  • 汉字详情

    [bo]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GEF
    五行:
    吉凶:
    仓颉: QIBI
    四角: 5304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尃( )声。本义:搏斗,对打)

    (2) 同本义

    搏,索持也。——《说文》

    搏,击也。——《广雅》

    屏左右而相搏。——《谷梁传·僖公元年》

    晋侯梦与 楚子博。——《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鸷虫攫博。——《礼记·儒行》。疏:“以脚取之为攫,以翼击之为搏。”

    搏扶摇羊角而上者。——《庄子·逍遥游》

    搏战获王。——《史记·卫将军骠骑传》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捕捉

    搏谍贼。——《周礼·夏宫·环人》

    (4) 又如:搏执(拘捕);搏获(捕获);搏撠(揪住);搏狩(狩猎)

    (5) 执持;拾取,击取

    摭紫贝,搏耆龟。——张衡《西京赋》

    螳螂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扑上去抓。)——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搏杖(扶杖,抱杖);搏弊(人虽疲困,但也自持完成礼仪)

    (7) 通“拍”。轻击;击

    搏埴之工二。——《周礼·总叙》

    弹琴博髀。——李斯《谏逐客书》

    因搏心大哭。——《汉书·王莽传下》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搏鸷(猛烈拍击);搏膺(捶胸,表示愤怒);搏影(拍击影子。影随物动,故不能拍到。比喻不能成功或不易捉摸)

    (9) 夺取

    铄金百镒,盗跖不搏。——《史记·李斯列传》

    (10) 又如:搏斗;搏击

    (11) 跳动 。如:搏跃(跳跃;跳动);搏动

    英文翻译

    seize; spring upon; strike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 客家话:[梅县腔] bok7 [海陆丰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陆丰腔] bok7 [客语拼音字汇] bog5 [台湾四县腔] bok7 [宝安腔] b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方遇去聲合口三等pyoh/piuh
    yǎn [yan]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WGA
    仓颉: QORT
    四角: 580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通“掩”。捕取;袭取

    揜,自关以东,取曰揜,一曰覆也。——《说文》

    诸侯不揜群。——《礼记·王制》

    揜禽旅。——《谷梁传·昭公八年》

    揜群雅。——《史记·司马相如传》

    取之不围泽,不揜群。——汉· 刘向《说苑·修文》

    (2) 又如:揜群(捕取兽群)

    (3) 遮蔽;掩藏

    广轮揜坎。——《礼记·檀弓》

    出入相揜。——《荀子·富国》

    忽见一个人揜揜缩缩,在那瓜地中。——《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揜覆(遮盖);揜著(掩饰自己的坏处,显示自己的好处);揜眼(眼罩);揜匿(遮掩)

    (5) 承袭

    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揜迹于 文武。——《荀子·儒效》

    (6) 又如:揜迹(承袭先辈的事业)

    (7) 通“掩”。夺去

    见寝石,以为虎也。惧揜其气也。——《淮南子·泛论》

    英文翻译

    cover up; take by force, sh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2
    ◎ 客家话:[梅县腔] jam3 [海陆丰腔] ram5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九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敢上聲開口一等qamx/aamʔ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