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夺

chān duó [ chan duo]
繁体 攙奪
注音 ㄔㄢ ㄉㄨㄛˊ

词语释义

抢占﹐争夺。

词语解释

  1. 抢占,争夺。

    唐 李商隐 《杂纂》:“搀夺人话柄。”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不听的做夜市的炒闹,争地铺的搀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闻桥畔有詬争声,良久愈厉……諦听其语,急遽搀夺,不甚可辨。”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果尔,人之竭死力以互搀夺而丝毫不肯相让者,不亦大愚而可笑矣乎?”

引证解释

⒈ 抢占,争夺。

唐李商隐《杂纂》:“搀夺人话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不听的做夜市的炒闹,争地铺的搀夺。”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闻桥畔有詬争声,良久愈厉……諦听其语,急遽搀夺,不甚可辨。”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果尔,人之竭死力以互搀夺而丝毫不肯相让者,不亦大愚而可笑矣乎?”

搀夺的国语词典

抢占、争夺。

搀夺的网络释义

搀夺

  • 搀夺是汉语词汇,拼音为chān duó,意思是抢占,争夺。
  • 汉字详情

    chān [chan]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QKU
    五行:
    仓颉: QNUY
    四角: 5703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毚( chán)声。本义:扶,牵挽)

    (2) 同本义 。如:搀亲(搀新娘下轿);把老大娘搀进屋

    (3) 混杂;搀和 。如:用水搀牛奶;搀预(混杂参与)

    英文翻译

    give helping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1 caam4

    宋本广韵

    duó [duo]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U
    五行:
    吉凶:
    仓颉: KDI
    四角: 403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

    搀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