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和

chān huo [chan huo]
繁体 攙和
注音 ㄔㄢ ˙ㄏㄨㄛ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搀和 chānhuo

(1) 搅拌混杂

水泥和沙子搀和
细粮粗粮搀和着吃
blend;mix

词语解释

  1. 搀杂混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凡就古人论学处説工夫,更不必搀和兼搭而説,自然无不吻合贯通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火药定宜点试,恐有盗卖搀和灰土,不堪施用。” 巴金 《随想录·怀念萧珊四》:“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引证解释

⒈ 搀杂混合。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凡就古人论学处説工夫,更不必搀和兼搭而説,自然无不吻合贯通者。”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火药定宜点试,恐有盗卖搀和灰土,不堪施用。”
巴金《随想录·怀念萧珊四》:“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搀和的国语词典

混合在一起。

如:「这两种酒不宜搀和著喝,会伤身的。」

搀和的网络释义

搀和

  • 搀和,指搅拌混杂。语出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凡就古人论学处说工夫,更不必搀和兼搭而说,自然无不吻合贯通者。”
  • 搀和造句

    地上的热气跟凉风搀和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
    增色法搀和被普及使用于舞台灯平照明及影视、电脑安排等范畴。
    你的情意我来锁,你的快乐我搀和,又至国庆七天乐,暖心的话儿悄悄说。愿你的好运片片来,快乐多又多,财富不胜数,幸福一大箩。国庆快乐哟!
    把这加以粉碎,然后和麦子搀和在一起。
    正是因为霍元甲的搀和,袁世凯不得不撤离了,临走,虚情假意,和李磐霍元甲等话别“兄弟们,为兄先回了,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一种用于制革的植物搀和剂,如从橡树中抽出的物质一样。
    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或用鹤觞花露入甑蒸之,以热妙;或用豆粉搀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缚饼,或酒凝,或盐腌,或醋捉,无不佳妙。
    陈亚军看看妻子跟妹妹一家也是感觉这事不大对头,但在他看来这些事显然都是女人们该关心的事,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就不用搀和了,等儿子回来在问个究竟吧。
    在印刷安排洋,油墨不一原色是拔取不对别的比例搀和,来得回所给的颜色光谱色调值的。
    隐世六强者从壁上观,这种事情他们也不想搀和,而后头上百青年也早就让开一块巨大的空地,准备看一场好戏。
    金钢轻缓的踩着水泥地,但坚硬的鞋跟与地面接触时依旧发出脆响,在黑郁郁的楼道内,搀和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格外令人心悸。
    黏土被抛进一个槽子里面,然后便是一番搀和,捶打,搅拌,践踏。
    我是说这些事并不怎么复杂,意思是你别往复杂处想,别把它们搀和到一起,就事论事,别追根求源,能过去的就过去了,刨根问底反而不好!
    胆小鬼,还想当个什么兵,回家绣你的花儿去吧,别跟那大老爷儿们瞎搀和。
    不差策贬低油墨黏度,搁置飞快、慢速溶剂的搀和溶剂灵验。
    投资是一项理性的工作,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最好别搀和。
    清真豆腐脑儿浇的是牛肉或羊肉,将肉切成丁儿,与黄花儿、鹿角菜、大料、酱油、团粉等作料搀和一起熬成。
    不要把工作和娱乐搀和在一起。
    这种咖啡是爪哇咖啡和巴西咖啡搀和制成的。
    从窗口,我闻到紫丁香的香味搀和着青草的味道。

    汉字详情

    chān [chan]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QKU
    五行:
    仓颉: QNUY
    四角: 5703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毚( chán)声。本义:扶,牵挽)

    (2) 同本义 。如:搀亲(搀新娘下轿);把老大娘搀进屋

    (3) 混杂;搀和 。如:用水搀牛奶;搀预(混杂参与)

    英文翻译

    give helping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1 caam4

    宋本广韵

    hé,hè,huó,huò,hú [he,huo,hu]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TKG
    仓颉: HDR
    四角: 269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和谐;协调。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2)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3) 和顺;平和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4) 和睦;融洽

    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

    (6) 喜悦 。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

    (7) 暖和;和煦;晴和

    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

    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和无寡。——《论语·季氏》

    (8)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

    (9) 适中;恰到好处 。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

    (10) 指身体健康舒适

    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

    (11)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

    (12) 日语的,日本的 。如:汉和辞典;和服。

    (13) 搀和,混和。

    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动词

    (1)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

    (4)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如:这盘棋和了。

    (5) 交易 。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6) 合。汇合;结合 。如:和合。

    名词

    (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2) 和平 。如:讲和;求和;议和。

    介词

    (1) 与;跟 。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对;跟 ——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3) 跟 ——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连词

    (1) 与 。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 加在一起 。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4) 另见 hè;hú;huó;huò;huo。

    动词

    (1) 应和;跟着唱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3) 附和;响应 。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5) 答应;允许 。如:和应(犹应和)。

    (6) 另见 hé;hú;huó;huò;huo。

    动词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2) 另见 hé;hè;huó;huò;huo。

    huó

    动词

    (1)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

    (2) 另见 hé;hè;hú;huò;huo。

    huò

    动词

    (1) 掺合;混杂 。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

    (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骗 。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

    量词

    (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

    (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

    (3) 另见 hé;hè;hú;huó;huo。

    英文翻译

    harmony, peace; peaceful, calm

    方言集汇

    ◎ 粤语:wo4 w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2 fo2 [海陆丰腔] fo2 fo5 wo2 [梅县腔] fo2 fo5 wo1 wo2 [台湾四县腔] fo2 fo5 wo2 [陆丰腔] fo3 [客英字典] fo2 fo5 [东莞腔] wo2 [客语拼音字汇] fo2 fo4 vo2 vo4 [宝安腔] fo2 | wo2 | fo5 [梅县腔] fo5
    ◎ 潮州话:hua5(huâ) ho6(hõ) ho5(hô)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戈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ghua/huaɣuɑ

    搀和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