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

yuán yǐn [yuan yin]
注音 ㄩㄢˊ 一ㄣ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援引 yuányǐn

(1) 引证

援引例证
cite

(2) 提拔;推荐

recommend one’s friends or favourites

引证解释

⒈ 引证。

汉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紜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书百餘种,每一书皆録一事。”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茹韵香先生》:“四部七録,信口援引,诗文奇速,顷刻万言。”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

⒉ 提拔;引荐。

汉王充《论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
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宋司马光《遗表》:“喜则数年之间,援引登青云;怒则黜逐摈斥,终身沉草莱。”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元培的援引。”

⒊ 犹指引。

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

援引的国语词典

引证、举例。

援引的网络释义

援引

  • 援引,汉语词汇。
  • 拼音: yuán yǐn
  • 指引用;引证;荐举;提拔;指引
  • 见《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
  • 援引的翻译

    英语: to quote, to cite, to recommend (one's friend's, associates etc)​
    德语: zitieren, anführen, sich auf etw. beziehen (V)​
    法语: invoquer, citer, alléguer, s'entraider, se soutenir

    援引造句

    南非《星期日时报》援引“雅各布·祖马朋友们的基金会”理事米克瓦纳奇的话说,祖马很可能会遵照传统,选择最早与他结婚的库玛罗出任“第一夫人”。
    报道援引其他消息来源说,和硕正在试图从苹果公司赚更多的工作。
    先生说,权力、地位并不带来善。权力只在弘扬和实现善时,才是道德的。先生援引。赵越胜 
    援引外交部官员的话称,“一些英国媒体认为,沙特密切注意着这一虚假和诽谤性的指控,这将让以色列通过其领空来袭击伊朗”。
    澳大利亚援引同盟条约来保卫我们。
    伊朗法尔斯新闻社援引伊斯兰革命卫队声明报道,那个人“关联一个阿拉伯国家的间谍机构,由萨卜泽瓦尔部队逮捕”。
    南非《星期日时报》援引“雅各布·祖马朋友们的基金会”理事米克瓦纳奇的话说,祖马很可能遵照传统,选择最早与他结婚的库玛罗出任“第一夫人”。
    自那时以来,有关法国与哈马斯组织举行会谈的消息最初刊登在法国费加罗报上。该报导援引了一位法国特使的话,这位特使一个月前会晤了两位哈马斯高级官员。
    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英国在阿富汗的指挥官的话表示,不可能在战场上打败塔利班。
    美联社援引汤加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话说,汤加主岛没有震感,正在与震中附近的岛屿希希福取得联系。
    而随后布朗居然援引反恐怖法来消灭掉考普兴。
    前英首相约翰?梅杰曾经援引暖啤酒和草地上的蟋蟀作为英格兰文化的精髓,霍普金斯认为,这连英格兰白种人都打动不了,更何况穆斯林。
    作者在本文中,对一些适当的问题上,引用了一些法律案例,比如在对直言三段论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上,就援引了一些相关的司法案例,更为有效的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和结论。
    伊国家电视台援引济加尔省一名匿名军官的话报道说“伊拉克陆军原驻南部济加尔省一个旅已经移驻至西部伊叙边境的安巴尔省,以加强当地安保。
    援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回答这个问题,颇具讽刺性。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援引所罗门群岛灾难管理部门官员的话说,目前收到的确切报告显示,所罗门群岛西部省的吉佐市受到海啸袭击。
    周三的官方报纸缅甸新光报援引了拉敏的话说:“自为了独立斗争组建以来,缅甸武装部队一直都由志愿者组成。”。
    报道援引军方有关人士消息称,布尔加科夫在择捉岛视察了俄罗斯的空军基地及炮兵部队等驻留部队。
    而“博学方闻之士,文章雅尔”,却由于“援引今故,旁及异域,则以犯功令而黜落之。
    我们希望能通过语言方面的指导来推广日语的正确用法。”法新社援引日本教育部官员和久保田修的话说。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EFC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QBME
    四角: 52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爰( yuán)声。本义:拉,引)

    (2) 同本义

    援,引也。——《说文》

    无然畔援。——《诗·大雅·皇矣》

    不援其所不及。——《礼记·缁衣》

    不援上。——《礼记·中庸》

    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豆棚闲话》

    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左传》

    (3) 又如:援及(动起);援推(引之使来,推之使去)

    (4) 攀援

    猱蝯善援。——《尔雅》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吕氏春秋·下贤》

    夫为四邻之援。——《国语·鲁语上》

    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援系(犹攀附。旧谓求婚之谦词)

    (6) 擢拔,引进推荐

    某官异材秀出,博学名家,…今乃援而进之,论者惜其晚矣。——苏轼《答曾舍人启》

    (7) 又如:援进(提拔任用);援拾(提携收录)

    (8) 引用

    援赦减等。——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援纳(援例纳银捐官);援例(清朝规定捐一定数额的银子,可得到官职或监生资格);援例监(按照常规捐钱取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有例可援;援验(引证)

    (10) 拯救,相救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孟子》

    (11) 又如:抗美援朝;援手(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援拯(援救,帮助);援应(声援接应)

    (12) 执持,持 。如:援旌(执旗);援桴三鼓(指擂鼓助威);援旌擐甲(执旗穿甲);援持(执持)

    名词

    (1) 助,救助

    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盖失强援。——宋· 苏洵《六国论》

    (2) 篱笆

    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松》

    英文翻译

    aid, assist; lead; 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jyun6 w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ren2 ren1 [客英字典] jen1 [宝安腔] jen1 [东莞腔]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雨元元合平聲合口三等yan/hvanĭwɐn
    yǐn [yin]
    部首: 312
    笔画: 4
    五笔: XHH
    五行:
    仓颉: NL
    四角: 1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 同本义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4) 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6) 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8) 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 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17)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18)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20) 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21)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22) 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23)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24) 执持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25) 退避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27) 选用 。如:引贤(选用贤才)

    (28) 吸引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29)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30) 辞职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31) 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32)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33) 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34)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35) 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36) 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词

    (1) 引车前行的皮带

    縣縣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周礼·大司徒》

    (2) 卷首语;序言 。如:小引

    (3) 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马融《长笛赋》

    (4)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5) 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6) 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

    (7) 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形容词

    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

    量词

    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英文翻译

    to pull, draw out, attract; to stretch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 客家话:[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in3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yin3 [海陆丰腔] rin1 rin3 [客英字典] jin3 [东莞腔] jin3 [陆丰腔] jin3 [宝安腔] jin3 [沙头角腔] j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忍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jĭĕnjinx/jiin

    援引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