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债

jiē zhài [ jie zhai]
繁体 揭債
注音 ㄐ一ㄝ ㄓㄞˋ

词语释义

举债,借债。

词语解释

  1. 举债,借债。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要成就小儿姻亲,全赖高贤担带。论才难佈摆,钱难揭债,物无借贷。”《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闻得众人有言,恐怕不稳,又去揭债,央本县显要士夫,写书嘱托知县相公。”《歧路灯》第三十回:“揭债要忍,还债要狠。” 姚雪垠 《长夜》二八:“明年的荒春又得揭债,以后光这些债也会把咱拖死。”

引证解释

⒈ 举债,借债。

元柯丹邱《荆钗记·议亲》:“要成就小儿姻亲,全赖高贤担带。论才难佈摆,钱难揭债,物无借贷。”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闻得众人有言,恐怕不稳,又去揭债,央本县显要士夫,写书嘱托知县相公。”
《歧路灯》第三十回:“揭债要忍,还债要狠。”
姚雪垠《长夜》二八:“明年的荒春又得揭债,以后光这些债也会把咱拖死。”

揭债的国语词典

举债、借钱。

揭债的网络释义

揭债

  • 揭债是词语词汇,拼音是jiē zhài,注音是 ㄐㄧㄝ ㄓㄞˋ。
  •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QN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PV
    四角: 56027

    详细解释

    名词

    标志

    峨嵋为泉阳之揭。—— 郭璞《江赋》

    形容词

    (1) 高亢 。如:揭天(声音高入天际);揭调(高调);揭孽(很高的样子)

    (2) 揭揭

    (3) 修长的样子。

    (4) 疾驰的样子。如:车马揭揭

    动词

    (1) (形声。从手,曷声。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揭,高举也。——《说文》

    西柄之揭。——《诗·小雅·大东》

    修剑揭以低昂。——张衡《思玄赋》

    揭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揭竿为旗——汉· 贾谊《过秦论》

    两竿夹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揭厉(高举而扬厉之);揭鸡肆赦(在高竿上树起金鸡,宣布大赦)

    (4) 肩负;担;扛

    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

    (5) 又如:揭箧(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文字)

    (6) 披露;发表;公布

    会闱揭晓,名次群英。——李昌祺《前灯余话》

    (7) 又如:揭条(揭桃。揭调,揭露别人的短处);揭旧书(方言。揭老底);揭极(揭发恶性的报告);揭参(揭发弹劾);揭黄(用黄榜公布);揭载(刊登;发表);揭贴(张贴)

    (8) 掀起; 拿开

    揭水指路。——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水浒传》

    (9) 又如: 揭白(旧时人死后,请画师给死人画像。首先要揭去死人脸上蒙的白纸,故名);揭地掀天(翻天覆地)

    (10) 露出;向上翘

    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唇揭者甚齿塞。——《战国策》

    (11) 借债 。如:揭借(借);揭债(借债);揭折(抵偿,折还)

    英文翻译

    raise, lift up;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ki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yad5 [宝安腔] k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梅县腔] jat7 [东莞腔] k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 潮州话:giah4(kiah) ,gig4(kik)[揭阳]gêg4(k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例祭B開去聲開口三等祭Bkʰĭɛikhied/qyey
    zhài [zha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GMY
    五行:
    仓颉: OQMO
    四角: 25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2) 同本义

    债,债负也。——《说文新附》

    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论贵粟疏》

    (3) 又如:债壳子(负了一身债的穷官);债赖(债权人否认借债给他人);债累(负债;债务);债桩(比喻被债务包围的人);内债(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外债(国家向外国借的债);公债(国家向公民或向外国借的债);举债(借债);背债(欠债)

    (4) 喻指应兑现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损失 。如:血债(残杀人民的罪行);几年没写书,对读者欠了一笔债

    动词

    (1) 借贷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2) 讨债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更往债。——《百喻经》

    (3) 租赁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英文翻译

    debt, loan, liabili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3
    ◎ 潮州话:zê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