揞揜
词语释义
遮掩。
词语解释
遮掩。
清 唐孙华 《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引证解释
遮掩。
清唐孙华《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揞揜的网络释义
揞揜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掩藏 。如:揞青育(捉迷藏);揞(遮掩)
(2) 揩拭
春衫双袖漫漫将泪揞。——贾仲名《萧淑兰》
(3) 用手把药粉或其他粉末敷在伤口上 。如:手上破了一小块,用点牙粉把伤口揞上
(4) 按;捂
连忙揞住屁股。——清· 张南庄《何典》
英文翻译
to cover (with the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m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am3 em1 [东莞腔] em1 [梅县腔] em1 am1 [宝安腔] em1 [台湾四县腔] am3 em1 [海陆丰腔] am3 e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am3 em1 [东莞腔] em1 [梅县腔] em1 am1 [宝安腔] em1 [台湾四县腔] am3 em1 [海陆丰腔] am3 e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晻 | 烏感 | 影 | 覃 | 上聲 | 感 | 開口一等 | 覃 | 咸 | qomx/oom | ʔɒ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通“掩”。捕取;袭取
揜,自关以东,取曰揜,一曰覆也。——《说文》
诸侯不揜群。——《礼记·王制》
揜禽旅。——《谷梁传·昭公八年》
揜群雅。——《史记·司马相如传》
取之不围泽,不揜群。——汉· 刘向《说苑·修文》
(2) 又如:揜群(捕取兽群)
(3) 遮蔽;掩藏
广轮揜坎。——《礼记·檀弓》
出入相揜。——《荀子·富国》
忽见一个人揜揜缩缩,在那瓜地中。——《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揜覆(遮盖);揜著(掩饰自己的坏处,显示自己的好处);揜眼(眼罩);揜匿(遮掩)
(5) 承袭
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揜迹于 文武。——《荀子·儒效》
(6) 又如:揜迹(承袭先辈的事业)
(7) 通“掩”。夺去
见寝石,以为虎也。惧揜其气也。——《淮南子·泛论》
英文翻译
cover up; take by force, sh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2
◎ 客家话:[梅县腔] jam3 [海陆丰腔] ram5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5
◎ 客家话:[梅县腔] jam3 [海陆丰腔] ram5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九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埯 | 烏敢 | 影 | 談 | 上聲 | 感 | 開口一等 | 談 | 咸 | qamx/aam | ʔɑ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