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羽

chā yǔ [ cha yu]
注音 ㄔㄚ ㄩˇ

词语释义

古代军书插羽毛以示迅急。

词语解释

  1. 古代军书插羽毛以示迅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植义颺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封氏闻见记·露布》引《魏武奏事》:“有警急,輒露版插羽。”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军书插羽毛以示迅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植义颺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
《封氏闻见记·露布》引《魏武奏事》:“有警急,輒露版插羽。”

插羽的国语词典

古时于紧急文书中插羽以示急迅。

插羽的网络释义

插羽

  • 古代军书插羽毛以示迅急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植义颺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封氏闻见记·露布》引《魏武奏事》:“有警急,辄露版插羽。”
  • 汉字详情

    chā [cha]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TFV
    五行:
    仓颉: QHJX
    四角: 5207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臿( chā)声。本义:刺入、挤放进去)

    (2) 同本义

    插,刺内也。——《说文》

    沉吟放拨插弦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是日城内遍插白旗。——《广州军务记》

    (3) 又如:插花筵席(流水席,即客人随到随开的筵席);插标(古人出售物品时,把茅草插在物品上表示出售);插管(双肩式大门的门闩)

    (4) 参与,加入 。如:插队落户;插杠子(插手;作梗)

    (5) 把秧苗、枝条移栽到田地中去 。如:插田;插枝

    (6) 加进 。如:插一句话;插插(小声说话;议论)

    (7) 〈方〉∶煮;混煮 。如:插豆腐(做豆腐)

    英文翻译

    insert, stick into;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caap3
    ◎ 客家话:[梅县腔] cap7 [海陆丰腔] cap7 [客英字典] cap7 [宝安腔]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cab5 [台湾四县腔] cap7 [东莞腔] cap7 [沙头角腔] cap7 [陆丰腔] cap7
    ◎ 潮州话:c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楚洽入聲開口二等chrep/chaepʧʰɐp
    [yu]
    部首: 626
    笔画: 6
    五笔: NRNR

    英文翻译

    fe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