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嘴

chā zuǐ [ cha zui]
注音 ㄔㄚ ㄗㄨㄟ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插嘴 chāzuǐ

(1) 不待别人把话说完即发表己见

cut in;get a word in edgewise;be able to enter the conversation

词语解释

  1. 不待他人语终而发言。

    《景德传灯录·兴法大师》:“遮汉来遮里插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公人不知就里,在傍边插嘴道:‘拜爹坟,是你该去,怎么推得娘?’”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三:“你莫插嘴,由她说说。”

引证解释

⒈ 不待他人语终而发言。

《景德传灯录·兴法大师》:“遮汉来遮里插嘴。”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公人不知就里,在傍边插嘴道:‘拜爹坟,是你该去,怎么推得娘?’”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三:“你莫插嘴,由她说说。”

插嘴的国语词典

别人讲话时,从中插进去说话。《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既大胆,就叫他出个丑何妨!才晓得我们老爷们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刘学深不等他说完,插嘴辩道:『良家是人,妓女亦是人,托业虽卑,当初天地生人,却是一样。』」也作「插口」、「插话」。

插嘴的网络释义

插嘴

  • 插嘴,指不待别人把话说完即发表己见。
  • 插嘴的翻译

    英语: to interrupt (sb talking)​, to butt in, to cut into a conversation
    法语: couper la parole à qqn, interrompre qqn, impossible de placer un mot

    插嘴造句

    我对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缄其口,不好插嘴。
    他很善于雄辩,每当与人争论起来的时候,他的话如同悬梁刺股,使人无法插嘴。
    你别插嘴,先听我把话说完。
    黄口小儿,懂得什么?不许乱插嘴!
    肯定他的工作,肯定他付出和有成就的地方,他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
    是他们领导,首先是该礼貌的打招呼,最好是自己介绍自己,留个比较好的印象,其他就是不要插嘴了,人家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做老师最失败的,就是既不允许学生插嘴,又希望学生有创新精神。
    这种夫妻间的事,旁人没有插嘴的必要,最好叁缄其口。
    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插嘴.
    “放下帽子!”他插嘴,看出来我要走开。
    “我去参加了一次纽约的反战集会,”梅德琳插嘴说。
    但是,说到这里,裁判官插嘴说道他不能坐在公堂上忍受这些指责。
    这两本戏都好,”觉新忽然插嘴说,他一面在拨算盘珠子,“可惜我没有空.”。
    这个孩子太没规矩了,大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插嘴。
    “问题不在于我们会怎样做。”哈洛插嘴说。
    “嗨”,明娜插嘴说,突然一反往常的习惯,一口气扯着谎,“我也是当保姆的”。
    我们在谈话时,那老头儿总要插嘴.
    众议员不等约翰尼张口说话,赶紧插嘴。
    我刚提出筹集基金的问题,他急忙插嘴说问题已经解决了.
    “他刚刚给我打过电话,”她插嘴说。

    汉字详情

    chā [cha]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TFV
    五行:
    仓颉: QHJX
    四角: 5207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臿( chā)声。本义:刺入、挤放进去)

    (2) 同本义

    插,刺内也。——《说文》

    沉吟放拨插弦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是日城内遍插白旗。——《广州军务记》

    (3) 又如:插花筵席(流水席,即客人随到随开的筵席);插标(古人出售物品时,把茅草插在物品上表示出售);插管(双肩式大门的门闩)

    (4) 参与,加入 。如:插队落户;插杠子(插手;作梗)

    (5) 把秧苗、枝条移栽到田地中去 。如:插田;插枝

    (6) 加进 。如:插一句话;插插(小声说话;议论)

    (7) 〈方〉∶煮;混煮 。如:插豆腐(做豆腐)

    英文翻译

    insert, stick into;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caap3
    ◎ 客家话:[梅县腔] cap7 [海陆丰腔] cap7 [客英字典] cap7 [宝安腔]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cab5 [台湾四县腔] cap7 [东莞腔] cap7 [沙头角腔] cap7 [陆丰腔] cap7
    ◎ 潮州话:c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楚洽入聲開口二等chrep/chaepʧʰɐp
    zuǐ [zu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HXE
    五行:
    仓颉: RYPB
    四角: 62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动词

    (1) 说话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英文翻译

    mouth, lip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2
    ◎ 客家话:[宝安腔] zui3 [海陆丰腔] choi5 zui3 [东莞腔] zui3 [沙头角腔] zoi5 [客语拼音字汇] zoi4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oi5 zui3 [梅县腔] zhoi5 zui2 zui3 [陆丰腔] choi5 z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即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cyex/zvee

    插嘴的同拼音词语